天天看點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綜述

一九六七年十月的北京城,香山的紅葉已經開始飄零,風中有了幾分秋天的蕭瑟,在首都醫院的特護病房中,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正在苦苦支撐着。

剛剛打完的氨茶堿已經起不到多少作用,老人隻是憑着意志支撐着他那幾近油盡燈枯的病體,窗外的樹葉又被吹落了些,老者倒是淡然。

亂亂紛紛的随風飄過,浮浮沉沉的輾轉流離,憑他金枝玉葉,也會被風吹得不由自己的落下,落在看得見的土地,也是個歸宿。

病房的甯靜終于被開門聲打破,一位與他年紀相貌都相仿的老人走進來,病床上的老者已經發不出清楚的聲音了,

兩位老人将相見的激動和臨别的不舍都寄托在了緊緊相握的雙手,

而病床上的老人,含淚緩緩閉上了眼睛,時鐘停留在了淩晨2:30的位置上。

不久,釋出消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愛新覺羅溥儀,因尿毒症,于1967年10月17日2時30分在首都醫院離世。

這位懵懂時被拉上皇位的末代皇帝,也曾在亂世的風雨中飄搖,延續着他躲不開的悲劇命運,最終覺悟新生,使得他悲劇的一生也有了一段幸福和安穩。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在他臨終前,他苦苦支撐想要見最後一面的那個人究竟是誰?可是他一生所戀之人?其實不然,不過那個人同他一樣經曆了半生風霜,也陪伴他走過了大半人生,他就是溥儀的同母二弟,愛新覺羅溥傑。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溥儀溥傑兩兄弟的一生,那便是,

半生君臣,一世兄弟。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溥儀和溥傑

紫禁城裡的君臣陪伴

1909年,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抱上了清王朝的皇帝之位。1911年,清帝溥儀退位。可一切遠遠沒有結束,失去皇帝稱号的溥儀依舊居住在紫禁城裡,依舊生活在那個封建思想固化的環境裡,依舊牽動着滿清遺貴躁動的野心。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溥儀

1916年,在複辟黨的安排下,溥儀的胞弟,僅僅比溥儀小一歲的溥傑,坐上了去往紫禁城的馬車,在幼小的溥傑心目中,此行是看望自己幾乎未曾謀面的皇帝哥哥,與他一起玩耍,可殘酷的現實卻給了他深刻的記憶。

溥傑曾在自傳中記述道,當溥儀發現溥傑的衣袖裡襯是黃色的,就發起脾氣來,

因為黃色是隻有皇帝才可以用,

字裡行間沒有兄弟相逢時的喜悅。

年幼的溥傑對于君臣之禮的生疏,也确實引起了溥儀的不滿,封建制度的君臣等級有如一座大山,橫亘在兩兄弟之間,将同胞的兩人生生隔絕。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1920年13歲的溥傑正式搬入紫禁城,成為溥儀的伴讀,在接下來的5年中溥傑每日都陪伴在哥哥身邊,陪他學習聖賢之言,治國之道,但他們的兄弟感情不僅沒有與日俱增,反而被君臣禮節越來越固化。

但作為溥儀身邊最親密的陪伴者和跟随者,溥傑積極的支援着哥哥的想法和主張,為了幫助哥哥達成出國留學的夢想,溥傑輾轉宮内外,為溥儀籌備資金,在他的回憶錄中也寫到自己對于文物珍寶的鑒賞能力,就是在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雖然最終溥儀的出國留學夢化為了泡影,但是

在那個動蕩的歲月,這種無條件的支援與陪伴亦極為珍貴。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跨國婚姻帶來的兄弟隔閡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将愛新覺羅家族趕出了紫禁城,溥儀自然也倉皇離去,在輾轉流離中,溥傑沒有放棄對哥哥的支援,

他想要參軍,想培養一支可以保衛自己哥哥的軍隊。

年輕的溥傑本想北上參加張學良的講武堂,卻被當時一心複辟帝制的溥儀嚴厲制止了,固執的溥儀顯然對奉天的張氏父子沒有什麼好感,又在日本人的運作下,1929年3月,溥傑帶着哥哥溥儀的期望,前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兩人此時此刻是難以逾矩的君臣,也是亂世中互相信任互相支撐的兄弟。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為了實作其分裂中國的野心,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僞滿洲國,溥儀再次成為了有稱号的皇帝,溥傑也在僞滿政府擔任了要職。

日本人的野心在不斷滋長,當他們發現沒有溥儀生育能力,便将目光投向了溥傑,于是在溥傑第二次赴日本學習軍事時,

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極力撮合溥傑與日本皇族姻親嵯峨家的女兒嵯峨浩,

并且将黑手伸向了繼承法度,希望可以由

帶有日本血統的孩子繼承僞滿的政權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溥傑和嵯峨浩

溥傑和嵯峨浩的愛情被後世廣為傳頌,當時陷入愛河的溥傑第一次堅持了自己的主見,

溥儀不願讓弟弟和日本人結婚,

為此大發雷霆,但迫于日本人的壓力和溥傑的堅持,最終隻能同意。

溥儀的内心憤怒憂慮,這場跨國的婚姻也造成了兩兄弟的決裂,那段時間,溥儀經常因為小事遷怒溥傑,

兄弟之間的信任也在這場繼承危機中所剩無幾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随着嵯峨浩順利誕下女孩,溥儀的傀儡危機也并沒有是以解除,但日本發動的這場非正義的戰争終會落幕。

随着日本人開始走下坡路,溥儀也陷入深深的惶恐中,他的脾氣開始變得暴躁,溥傑成為了經常的撒氣筒。這對君臣兄弟面臨着巨大的危機。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戰犯管理所中的患難真情

1945年年初,随着全民抗戰的進一步發展,僞滿洲國,這個本來就空有虛名的僞國很快走向崩潰。日本關東軍面對蘇聯的進攻毫無抵抗之力,一向耀武揚威的吉岡安直,此時如同一隻喪家之犬,溥儀和溥傑也清楚地認識到日本人大勢已去,如今四面楚歌。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危機時刻,溥傑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他沒同摯愛的妻子和女兒一起,而是毅然選擇陪伴在哥哥身邊,之後兩人乘坐的飛機被蘇軍攔截。

1950年,溥儀,溥傑等人被蘇聯遣送至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服刑改造。從小都是皇帝姿态的溥儀被人伺候慣了,自理和勞動都無法正常進行,還一度想要自殺,是

溥傑在管理者的幫助下,幫助引導溥儀從生活自理能力到勞動執行能力的一步一步學習改造,

溥傑對哥哥的不離不棄和一腔真情,讓溥儀深受感觸,數年的隔閡猜忌在此刻冰釋。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勞動方面脫胎換骨的溥儀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已到了不惑之年的溥傑和溥儀第一次兄弟相稱,從紫禁城到新京,從新京到蘇聯再到撫順,他們終于不再是等級森嚴的君臣了,而是一對

在患難中互相支援的真情兄弟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溥儀晚年的幸福時光

1959年,溥儀被特赦,一年後,溥傑也得到特赦。兩人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過盡千帆,曆經波瀾。兩位兄弟也終于團圓。久違的親情,如今重新回歸,讓他們更加珍惜這共聚天倫的喜悅。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在周總理的關照下溥傑和嵯峨浩這對離散16年的夫妻也終于重聚,而此時的溥儀也對這位日本弟媳完全的接納認可了。溥傑夫婦搬往護國寺52号的新居後,溥儀隔三岔五就會前來與他們小聚,園中的一片紫蘇就是溥傑夫婦專門為溥儀所種。

一家人在小院裡其樂融融,聚會飲酒賞月,幸福與滿足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半生漂泊半生悲劇的溥儀,也在自己的晚年度過了一段美滿自得的幸福時光。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結語

1967年,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離世,離世前他托人把弟弟找來。在此期間,溥儀一直堅挺着自己身體,直到弟弟來了,溥儀才慢慢閉上了雙眼。

溥儀臨終時一直不願咽氣,直到二弟來到床邊,他才慢慢閉上雙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