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莊重肅穆的存在。以往我們想要了解它,需要借助電視媒體、報紙書籍或者買上一張門票,在擁擠的人潮中走進這座城,感覺千百年來故宮裡的風風雨雨。而随着人們對于故宮IP的價值挖掘,故宮不僅變成了有趣的影像文字,更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出現在普通大衆的生活裡。

2014年,《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哒》一文在故宮淘寶微信公衆号釋出後,莊嚴肅穆的皇帝“無厘頭”的形象徹底出圈,很多人才發現:原來你是這樣的故宮!此後,在與年輕人“頻率共振”這件事上,故宮IP走出了屬于自己的年輕化道路。
那些年,故宮IP的年輕化表達方式
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的人都應該印象深刻。鐘表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鏡頭中,工匠們在莊重而宏大的故宮内,日複一日的重複着上色、校對等工作。通過紀錄片,不但诠釋了“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更在這一筆一劃的修補中,将藏在曆史深處的國寶以平凡人的視角展現在觀衆眼前。
除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展現形式,近些年,故宮還接連出品了《上新了!故宮》《故宮賀歲》等文化類綜藝節目,這類綜藝節目将紀錄片的“真實”與綜藝節目的“新鮮有趣”兩種創作手法融合在一起,以文化宣傳為落腳點,契合閱聽人審美趣味為外殼,比對上紀錄片的氣質,打造出更符合年輕人思維方式的節目。讓文化不再晦澀難懂,成為了一種年輕化的全新表達。
年輕化的表達方式還表現在舊時習俗的複原上。2019年,故宮博物館首次“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在故宮舉辦。代表着美好寓意的天燈和萬壽燈,巨大的門神,華美的宮燈,就連民間的廟會都出現在這場别開生面的展覽中。尤其是在乾清宮前丹陛上重制的“天燈”和“萬壽燈”,将康乾盛世皇家過年景象還原,讓“奉旨進宮”的每一個普通人都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感受到了充滿年味的紫禁城,讓故宮進一步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裡。
同年元宵節,故宮開放夜市供遊人遊覽,讓故宮過大年更具有滿滿儀式感。據了解,這是故宮首次開放夜市。春節期間,人們少不了聚會、遊玩、熱鬧,夜市的開放馬上吸引了一大波遊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緻使“上元之夜”一票難求。
有“奉旨進宮過年”,當然也少不了“奉旨出宮送福”。2020年新年,故宮宮廷文化公司與衆多明星合作,以“福官送福”的形式推出了“奉天承運 宮裡吉福”的主題活動,為人們帶去新年的福氣。除了線上福氣派送,線上下,故宮宮廷文化公司還推出了快閃店活動,讓過年的氛圍更濃厚,祝福的儀式感更強烈。
除了自己“制造”熱點,讓文化更年輕,故宮還與各大品牌實作了跨界營銷。比如在奧利奧與故宮的合作中,雙方用10600塊奧利奧,融進「宮廷禦點六味」,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之間,紅牆黃瓦、鬥拱飛檐,“一座能吃的故宮”就矗立起來。28秒,600年芳華,雙方的跨界合作把腦洞和玩趣呈現于衆人面前,瞬間吸引了一群迷弟迷妹。
除了上述這些年輕化的操作,圍繞故宮這個超級IP還漸漸有了《故宮》、《每日故宮》、《掌上故宮》、《故宮展覽》等優質APP以及改編的《十二美人圖》、《雍正行樂圖》等動畫,将故宮文化和産品以接地氣的方式帶給了普通大衆。
緊跟時代潮流,捕捉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在産品研發以及宣傳方式上都在向年輕化靠近,同時又考慮到了當下消費習慣。對于故宮IP的深度挖掘,讓擁有六百年曆史文化和豐富内涵的故宮迅速“減齡”,在當下的潮流中煥發出了新的光彩,同時也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年輕人所鐘愛的文化IP“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