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最後一戰,蘇聯突襲千島群島上的日本人,結果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到底是哪一場戰役呢?有人說可能是美國的沖繩戰役,也有人說可能是蘇聯發動的八月風暴行動。但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真正的最後一戰,反而是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北方四島戰役。

在這場戰役當中,蘇聯人對盤踞在北方四島上的日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攻勢。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北方四島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千島群島,從此徹底淪為了蘇聯人的控制區。而這也成為了在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實際損失的真正領土。

直到今天,北方四島依然被緊緊地握在俄羅斯手裡,作為俄羅斯控制東方的重要節點,而這也是日本和俄羅斯之間沖突的根源。

那麼這場戰鬥到底是如何爆發的呢?他又以怎樣的結局落下了帷幕呢?今天,就讓大軍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二戰最後一戰,蘇聯突襲千島群島上的日本人,結果如何?

在這場戰争當中,蘇聯人和日本人以差不多的兵力進行了最後的決戰。而且在這場戰争當中,還有許多蘇聯士兵見證了日軍最後的一次神風作戰,見證了日軍最後的瘋狂。

1945年8月18日,一聲炮響打破了日本海岸的甯靜。當時有許多日本士兵被從睡夢之中驚醒,他們還以為不知道是哪個不長眼的海防編隊開了炮,畢竟8月15号天皇就已經宣布投降了,現在戰争已經結束了,應該不會再打仗了才是。

然而很快,急急忙忙的傳令兵就跑進了島上的司令部裡。他向司令官表示,蘇聯人的軍艦突然對他們發動了襲擊,現在他們已經要對島發動總攻了。這可讓當地的日本守軍被吓壞了,他們趕緊組織起灘頭陣地進行防禦。

他們也沒有想到,這些在二戰之初就已經被吓得用于防備蘇聯突然進攻的工事,竟然會在戰争結束之後才派上用場。

當時蘇聯的最高領袖斯大林,在開羅和雅爾塔的會議上與其他盟軍巨頭展開了談判。在美國的要求之下,蘇聯最終會出兵幫忙攻打日本,但是前提條件是蘇聯将會在戰後獲得日本的北方四島以及庫頁島的控制權。

思慮再三之下,包括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内的人都同意了斯大林的想法。庫葉島是在日俄戰争之後被日本人強行割占的,而北方四島雖然是日本的傳統領土,但是卻是日本在遠東地區的跳闆。更主要的是,這些地方距離美英的勢力範圍都太遠。

是以,與其惹蘇聯不高興,不如賣給蘇聯一個順水人情。畢竟當年美英就是日俄戰争的調停國,現在由自己來出手廢除普斯茅斯合約也是十分恰當的。

1945年,蘇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發動了八月風暴行動,整個日本關東軍都如同待宰羔羊一樣瑟瑟發抖。一個星期之後,整個關東軍的勢力範圍幾乎被蘇軍控制。但是就在這時,日本天皇卻突然宣布無條件投降了,這讓斯大林十分的火大。

二戰最後一戰,蘇聯突襲千島群島上的日本人,結果如何?

因為對于斯大林來說,他真正的進攻還沒有開始。蘇聯對于日本的刻骨仇恨也是可以了解的。因為在1905年的日俄戰争當中,日本戰勝了沙俄并且逼迫沙俄簽署了樸茨茅斯合約。當時在沙俄控制之下的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和附屬島嶼都割讓給了日本,而這也成為了日本從沙俄手上搶走的最肥的一塊肉。

然而在後來蘇聯和日本結下的梁子還不僅如此,1918年,當時十月革命爆發之後,日本曾經派出幹涉軍強行幹涉蘇聯國内内戰,并且入侵了海參崴。而在一九三八年和一九三九年,日本又先後在蘇聯邊境上進行挑釁。雖然最後都被蘇聯紅軍趕了回去,但是日本一直以來的挑釁行為,讓蘇聯的曆代上司人都認為如果不給日本一個教訓,那麼就是藐視蘇聯的存在。

蘇聯人從來沒有想到過日本人竟然會如此快地投降。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斯大林也沒有想到美國竟然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就朝日本投擲原子彈。雖然蘇聯知道美國擁有原子彈這樣的大殺器,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美國人竟然會真的對日本使用。

這兩顆原子彈再加上蘇聯的攻勢面前,日本天皇終于崩潰了。他在8月14日宣讀了終戰诏書,并且在8月15日對外廣播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對于蘇聯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

如果全世界都承認了日本已經投降,那麼蘇聯将會沒有理由對駐紮在庫頁島以南地區的日軍發動進攻,這會讓蘇聯收回庫頁島成為非法行動。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明白英美在當年之是以會答應自己的要求,是因為出于讓蘇聯出兵的考慮。

而現在日本已經投降了,那麼蘇聯的要求也就無足輕重了。他并不相信英美會遵守約定,要求日本交出領土。是以,斯大林隻能要求就算日本已經無條件投降了,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攻占北方四島。而這就是北方四島戰役發生的原因。

北方四島當中最重要的島嶼就是占守島,這是距離蘇聯本土最近的一個島嶼,距離蘇聯的堪察加半島隻有不到6.5海裡的路程。在二戰之後,蘇聯已經意料到日本必然會全面倒向美國。如果日本繼續占領着這座島嶼,那麼蘇聯遠東艦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美國人盡收眼底。

二戰最後一戰,蘇聯突襲千島群島上的日本人,結果如何?

是以,蘇聯必須要拿下這座島嶼。而如果拿下了北方四島,那麼毫無疑問西方國家想要困住蘇聯遠東艦隊的島鍊就會被徹底打碎,而蘇聯将會在遠東地區擁有無與倫比的戰略主動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就十分害怕蘇聯會對這些島嶼進行突然行動。在這個不到400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日本人布置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其中在整個島嶼唯一的海灘上,擁有34個永久火力點,24個土木火力點,上百門100mm以下的火炮,同時還有大量的機槍碉堡。在島嶼上星羅棋布地布置着各種各樣的戰壕,其中最深的甚至達到了地下50m。同時,島上還部署了74輛坦克和八架飛機,可以對登陸敵人展開火力壓制。根據以往的島嶼作戰經驗來看,島上的八千四百多名士兵也足以壓制上萬名蘇軍。

而此時蘇聯遠東軍區所能派出的全部作戰兵力隻有八千八百多人,和日本的兵力相差無幾,是以蘇聯人隻能在火力上想辦法。在開戰之前,蘇聯準備了205門火炮和42架飛機。

這些足以對島上的技術兵器形成戰術壓力,更主要的是,他們還從紅海軍調集了基洛夫号和吉爾任斯基号兩艘驅逐艦,準備使用這些火力給日軍進行緻命一擊。蘇軍的行動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他們要争取在國際上完全承認日本全面投降之前拿下這座島嶼。

1945年8月17日清晨5點,太平洋上泛起了海霧。蘇聯海軍部隊為了突然襲擊,關閉了所有的無線電,而大霧就成為了蘇聯艦隊最好的掩護。第二天淩晨4點,蘇聯軍隊已經在海上集結完畢。

而第一發炮彈則是從勘察加半島上的海岸炮兵打出來的。從蘇聯本土的一發炮彈開始了對于北方四島的軍事行動。一發炮彈讓睡夢之中的日本士兵立刻慌了手腳,他們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是在此時,海上的蘇聯人卻遇到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蘇聯的登陸艦由于超員載荷,隻得停到距離海岸100m的海上,然後士兵們趟着海水向防禦工事進行沖鋒。同時蘇聯先遣艦隊也因為貿然炮擊讓自己的位置暴露無遺。

可以說,蘇聯人的莽撞和冒進最終讓氣候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在看清了蘇聯人的具體位置之後,日本人也緊急組織防禦。他們立刻調來了100mm岸防炮對蘇聯登陸艦進行炮擊。兩艘登陸艦在炮擊之下起火,有幾百名蘇聯士兵掉進海裡不幸淹死。

而兩艘驅逐艦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日軍海岸炮的攻擊之下,兩艘驅逐艦上的電台都被炸毀,這也讓蘇聯指揮部和蘇聯登陸部隊完全失去了聯系。

此時的蘇聯人隻能轉變戰略,從全面占領變為一點突破。八千八百多名士兵一路沖鋒,直接占領了海灘上的一處要點,并且開始在海灘上展開炮兵部隊。此時整個島上的情況已經被蘇軍盡收眼底,日軍的防禦工事已經可以被蘇聯的炮兵攻擊了。

但是蘇聯和日本的空中力量在此時都已經喪失了戰鬥能力,因為大霧始終沒有散去,這反而讓蘇聯的四十多架飛機變成了沒頭的蒼蠅,根本無法對地面展開有效的支援。

島上的日軍在一名中将的指揮之下,開始了反攻。這名中将表示不管是誰登陸都一定要粉碎。在日軍的催促一下,第11戰車聯隊發起了沖鋒。當時這支連隊的連隊長叫做池田末男,他率領着30輛日軍坦克開始向灘頭發動沖鋒。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做出了一個十分愚蠢的舉動,那就是蘇聯軍隊在灘頭上已經構築了陣地,他的戰車部隊根本無法啃下蘇聯人的陣地。這些和中國士兵打慣了交道的日本人,從來就沒有想象過歐洲經曆過大戰的士兵會是何等的鋼鐵意志。

所有的蘇聯士兵集合了剩餘的槍支彈藥以及反坦克槍和四門45mm反坦克炮,對日本坦克展開了攻擊。大量的日本坦克在蘇聯反坦克部隊的攻擊之下燃起了大火。

同時,蘇聯人的反坦克手雷也立下了大功,許多日本坦克直接被炸毀在了灘頭上。原本日本的裝甲優勢,在此時蕩然無存,而且池田末男大佐也在沖鋒當中被擊斃。

日軍在看到戰車部隊實力之後也慌了神,準備向灘頭展開白刃作戰。但是令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蘇聯人同時也是白人作戰的行家。蘇聯士兵早就已經在步槍上上好了刺刀,準備和日軍展開厮殺。日本士兵跳進了蘇聯的戰壕之中,立刻就被蘇聯士兵的刺刀紮了一個透心涼。雙方士兵在灘頭陣地裡展開厮殺,整個海灘都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二戰最後一戰,蘇聯突襲千島群島上的日本人,結果如何?

而就在這時,有一架日本戰鬥機被蘇聯海軍的防空炮擊傷,而這名戰鬥機飛行員則立刻向蘇聯的一艘登陸艇沖去,和登陸艇同歸于盡,而這也就成為了二戰當中最後一次有記載的神風攻擊。

可就算是如此,日軍失敗的情況也已經不能挽回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白刃戰在蘇聯面前碰了一鼻子灰,隻能撤退回堡壘當中。于是日本守軍隻好派出和談代表長島大尉,希望能夠和蘇軍把兵言和。然而蘇聯人卻十分傲慢地告訴他,一個大尉沒有和蘇聯談判的資格,于是日本隻好再次派出一名大佐來和蘇聯談判。

蘇聯人這次同意了日軍的談判許可,但是在談判的過程當中,蘇聯人卻表示必須立刻交出全部武器正式投降。而日軍認為這樣的停戰太過羞恥,于是決定傳回去繼續構築防禦工事,雙方的談判就這樣不歡而散了。蘇聯軍隊則立刻恢複了對于日軍的炮轟。

在8月19日,簽署投降诏書的指令被送到了千島群島,而占守島的守軍則認為這隻不過是蘇聯的緩兵之計,因為他們接到的指令是在31号之後才全面結束戰争,是以他們和蘇軍再次展開了殘酷的肉搏戰。而蘇聯則繼續對這座島嶼進行搶灘登陸,雙方依然處于海灘上的拉鋸之中。

然而到了8月23号,日本守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位于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已經徹底被蘇聯紅軍擊潰,他們繼續負隅頑抗也已經沒有了意義。于是這些日本兵才走出了掩體,舉起雙手對蘇聯進行投降。

這次的行動,蘇軍總共付出了416名士兵的生命,而日本則有369人陣亡,同時損失了幾乎全部的坦克。從傷亡數量上來看,雙方差不了太多,但是實際上日軍已經完全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可能。如果繼續打下去,這場戰争還是會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隻不過蘇軍可能會付出更多一些士兵的生命。

這是蘇聯自從和日軍發生戰争之後,第一次蘇聯的傷亡超過日本。參與了這次登陸行動的蘇聯軍官在總結裡寫道,日軍在這座島嶼上的防禦力量已經超出了蘇聯軍隊的想象,日本人将這座島嶼打造成了一座鋼鐵要塞,而蘇聯人則無法通過登陸艦将坦克已投送到島嶼上對日本軍隊展開進攻,而這也是我們的進攻之是以受挫的原因。

不過,日本人的戰術也很有問題。他們明明擁有火力點優勢和坦克裝甲部隊,但是卻不能集中優勢火力對蘇軍形成壓制。這足以看出,日軍的作戰思路仍然十分的古老,是以日軍并不是一個可以和蘇聯相抗衡的對手。

随後,蘇聯抓緊派兵前往其他島嶼,這些島嶼上的日軍都已經聽說了占守島上發生的戰争,他們對于沒有任何重武器的蘇聯人仍然能夠全殲日軍的裝甲部隊而感到膽寒,他們看到自己手上那些老舊的武器之後,立刻選擇投降蘇聯。是以蘇聯在後續的軍事行動隻能用兵不血刃來形容。

實際上,當時的蘇聯也已經做好了繼續攻占北海道的打算,但是由于此時戰争已經真正結束,蘇聯也不可能再執行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了。毫無疑問,蘇聯對于北方四島的進攻是相當成功的,在進攻北方四島的同時,蘇聯人也已經橫掃了庫頁島上的日本守軍,将庫頁島和北方四島都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

在這場戰役之後,蘇聯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而日本人則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領土。對于日本來說,這就是侵略戰争的代價。在日本人數十年的對外争奪戰争當中,一切最後都成為了夢幻泡影,不但寸土未得反而還失去了自己的土地,這就是侵略者的代價。而至今他們還要為當年的一切而買單。

到了今天,北方四島已經被俄羅斯打造成了真正攻無不克的超級要塞,不管是什麼軍艦都要在這旁邊走一遭,都要掂量掂量上面的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而日本人仍然會定時地在北海道上眺望近在眼前的北方四島,但是他們也知道,現在這些島嶼已經完全不可能被收回了。

幾乎每一屆日本首相上台之前,都會高呼收回北方四島的口号,但是卻始終沒有實施,而日本人也已經接受了這一事實。

1945年登上海灘的蘇聯軍隊,可能已經成為了這場戰争的最後記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