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錯半年,用武東面條生産線使風濕表面濕潤

作者:長江日報
試錯半年,用武東面條生産線使風濕表面濕潤

幹熱面條很受武漢居民的歡迎。攝影:《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工業化、标準化的熱幹面銷往全網和全國,55歲的童偉金是最感動的。二十二年前,童偉金從一名煉鋼勞工加入武漢大漢口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漢口公司"),成為一名除塵工。他和另外三人組成了一個"山面隊",一個負責攪拌油,另一個拿着鋼叉,一天能撣3噸面條。

當時,童偉金33歲,身體強壯,幹了一天都扛不住,"胳膊疼得擡不起來"。童偉金記得,當時,"山面小隊"經常換人,很多人做了一天就離開,20歲出頭的年輕人不想留下來。他花了一個星期才習慣了一天除塵的強度。

大漢口第一條全自動化生産線于2009年投入使用。佟偉金的除塵工作被機器取代,從面條到壓制表面,再到煮面條,排水,全部由機器完成。童偉金也從一名山面勞工變成了公司的生産部長。

今年9月底,肯德基開始在全國各地的商店銷售幹熱面,供應商是大漢口。為了趕上"11"期間的訂單,佟偉金等同僚隻休息了兩天,四條生産線每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50噸熱幹表面。

這是22年前佟偉金不敢想的事情:"人可以加班的時候,機器加不了,煮面條那鍋一天隻能煮3噸面條,我們想除粉面條,但機器跟不上。"

為了實作幹熱表面生産的産業化和标準化,武漢幹熱表面企業付出了很多努力。

大漢口公司解決幹熱面的自動化生産,如何在湖北長青小麥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常青小麥園")面前實作濕面自動化。

與快餐熱幹面生産的大漢口公司不同,常青小麥香園主攻線店。這家成立于2011年的幹熱面品牌迅速開拓了市場。

常青小麥園成立兩年後在武漢擁有30多家門店。每年春節,無論創始人李亞軒的薪水有多高,單面師傅回家過年,都不能留下來。

2013年春節過後,李亞璇帶着團隊到河南尋找一條可以生産幹熱表面濕表面的自動化生産線,并跑了好幾條。他們無奈地從河南帶回了一條武東面條生産線。

李亞軒和研發團隊在工廠工作改造生産線,每次測試都會消耗一兩噸面粉。經過反複試驗,半年後用武東面條生産線做了一個濕潤的表面。

目前,長青小麥園已建成4條現代化的自動化面條生産線,每條生産線每小時産能4500公斤,為常青小麥香源1600多家門店供貨。

(長江日報總記者張偉納)

編輯:賀方程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請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在各大應用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