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說:“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何意?有啥講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簡而言之,便是通俗易懂,但是言簡意赅的話語。很多俗話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的。俗話源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農村,老人家們常說的這句俗話——“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

古人說:“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何意?有啥講究?

這句俗話字面上的意思,非常容易了解,符合俗話通俗易懂的特性,可以簡單地了解為,人過了五代,則要另起新墳祭拜,房屋超過了三代,則要重新修繕或者另起新房。

那麼,為何俗話要這麼說?有何講究呢?

第一、人過五代另立墳

這句俗話比較令人費解的是前半句,為何五代另立墳?衆所周知,古代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這裡所說的“五代”,與成語“五世同堂”中的“五世”一樣,指的是五個輩分,也被稱為“五服”。

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五代上可追溯到父、祖父、曾祖、高祖,下可追溯到子、孫、曾孫、玄孫。上下合起來,包括自己,便是人們所說的“九族”

古人說:“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何意?有啥講究?

了解了五代的含義,俗話的上半句就更好了解了,“五代另立墳”,是古人對當時的社會現象之總結,如果你與另外一個人之間的親緣關系,超過了五代,十有八九祭拜的不是同一個祠堂,也就是說,很多情況下,五代之内,就已經完成了“另立墳”。

人們常說,“八百年前是一家”,很多姓氏,原本祭拜的是同一個祠堂,但是後代經過開枝散葉繁衍開來,由于各種原因,例如遷徙、移民、流放等等,便演變成各支各脈。

俗話還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而五服之間,相隔近百年,現代社會心理學也提出“鄧巴150數字”,指的是人類智力将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如果超過了“五服”,則聯系少了,親緣關系也自然而然疏遠了。

是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乃至于“人過五代另立墳”,都不是空穴來風。

第二、屋過三代換新人

古人說:“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何意?有啥講究?

至于俗話的下半句,屋過三代換新人,則比較容易了解。

由于古代的建築水準有限,房屋的整體牢固性不強,如果房屋超過了三代,牆體受損嚴重,房屋整體都不牢固,通過修繕是不能解決問題,唯有将房屋拆了重修,或者另蓋新房。

雖然說,古人建房子是人生大事,要耗費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經過三代人的積累,也已經有足夠的資本去重建新房。

最後,經過了三代,原先的房屋,則成為兒孫一輩的共同财産,有的地方,會将此處當成祠堂或者僅僅當成記憶。

總結:

古人說:“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何意?有啥講究?

俗話的前半句告誡人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随着時間的推移,一個祠堂,則演變成兩個祠堂,正本溯源,都是炎黃子孫。

俗話的後半句也有現實意義,雖然現在房子牢固了,但是經過三代,房子内的裝潢,基本上都煥然一新,不也是屋過三代換新人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