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何意?老祖宗處世道理還受用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雖然是通俗易懂的語言,但是其也言簡意赅,很多俗話是古人對于日常生産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總結,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那些涉及到為人處世的俗話,值得後人借鑒與深思。

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話,叫“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句廣為人知的俗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何意?老祖宗處世道理還受用嗎

從字面上看,這句俗話的意思并不難了解,它指的是一個人如果從西瓜田裡經過,即使是鞋子松了,也不要彎下腰來提鞋,否則便會被人懷疑偷了西瓜,同樣的道理,李子樹是一種小型喬木,結的果子恰巧一人高,如果從李子樹下經過,即使是帽子歪了,也不要去用手扶帽子,否則便會被人懷疑偷了李子。

其實,這句俗話的來源,是一首古樂府詩歌,為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曹植的一首《君子行》,這首詩開篇第一句,曹植便道:“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何意?老祖宗處世道理還受用嗎

此外,由于這句詩“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也衍生出“瓜李之嫌”、“瓜田李下”等諸多時常被世人引用的成語。

俗話往往有警示、告誡的作用,那麼這句俗話告誡人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俗話通過瓜田李下這兩個形象的例子,警示人們為人處世,要防範于未然,不立危牆之下,尤其是不可以将自己處在可能導緻他人無端懷疑的場合,簡而言之便是要懂得避嫌。

有時候,三人成虎、以訛傳訛,如果不懂得避嫌,很可能将自己至于百口莫辯,啞巴吃黃連的境地,甚至有時候衆口铄金,積毀消骨,簡而言之,避嫌某種程度上講,便是“避險”

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何意?老祖宗處世道理還受用嗎

從以上解讀不難看出,這句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這類俗話也有很多,例如:“一人不入廟、兩人不看井”,例如:“寡婦門前是非多”等等,道理都是大同小異。

時至今日,這句俗話還受用嗎?

這句俗話的本質,是探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沒有信任,則容易産生猜疑 ,古往今來,因為猜疑而誕生的各種事端,不勝枚數。

即使時至今日,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經久不衰的話題,人與人之間能夠産生信任危機,最為極端的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彼此之間過于陌生,一種則是彼此之間過于熟悉。

無論是哪種情況,隻要産生猜忌、産生不信任,彼此之間的關系便會産生隔閡,甚至有時候這種隔閡是無法彌補的,最終隻會導緻彼此之間越走越遠,分道揚镳,甚至還會倒戈一擊,兵戎相見。

俗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何意?老祖宗處世道理還受用嗎

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俗話中古人處世的智慧便派上用場了,很多時候,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唯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既“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也就是學會避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