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過去這一年,關于元宇宙話題的讨論和争議從未停止,這其中有期待、有批評,有概念上的延展、也有生态層面的暢想。
作為旁觀者,相對于這些從1到100的無盡想象,我們更關心元宇宙概念下的企業如何完成從0到1的建設,打開元宇宙之門。或者更确切地說,圍繞實作元宇宙的願景,身處其中的參與者們應該怎樣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出産品。當下元宇宙相關企業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資本和巨頭青睐,不論是投入了真金白銀的創業者、機構,還是貢獻了流量和關注度的使用者,都更期待看到實際的技術能力和産品落地,看到從現實世界進入元宇宙的大門。
VR是連結現實與虛拟世界的硬體基礎,但這個“大門”的打造實際上更為複雜。作為VR産業中的“元老級”企業,成立8年的STEPVR仍在不斷探索VR的發展新路徑,在概念的熱潮中更願意讨論産品、探讨如何盡快做出好産品。
“相對于元宇宙這個概念,STEPVR更願意講‘全真世界’,以一個包含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前庭感覺的整合裝置為基礎,讓使用者體驗到virtual reality,進而去實作Metaverse。”STEPVR總裁郭成對36氪表示。
經曆了一個産業從興起到跌落再到熱潮,STEPVR要做的從來就不隻是VR眼鏡。為什麼元宇宙會被認為是下一代網際網路?以VR為基礎,STEPVR如何打造進入元宇宙的大門?
圍繞上述問題,36氪與郭成進行了一次對話,以下為采訪内容(經編輯):36氪:元宇宙到底為什麼會成為風口?
郭成:資本每半年就會造一個風口出來。而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耗盡的當下,行業和資本也都需要另一個風口。
實際上元宇宙并不是一個新概念。30年前錢學森先生就曾用“靈境”一詞來定義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元宇宙。幾乎是同一時間,大洋彼岸的尼爾·斯蒂芬森也在自己的小說裡描繪了Metaverse,不過當時國内的譯者将Metaverse翻譯為超元域,不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元宇宙。
資本之是以選擇元宇宙作為風口,一是因為元宇宙的願景足夠簡單直接,足夠有吸引力;二是因為元宇宙所需的基礎技術在過去10年中已經被STEPVR這樣的很多公司所共同攻克。
36氪:STEPVR如何看待元宇宙?為什麼說元宇宙是下一代網際網路?
郭成:相對于元宇宙,STEPVR更願意去講全真世界。現在的元宇宙已經有太多的人去談、去定義,逐漸形成了一個“棉花糖”一樣的東西,什麼都可以包容、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而STEPVR所強調的全真世界則是一個相對更實在的理念,他以一個包含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前庭感覺的整合裝置為基礎,幫助使用者去更好地體會Virtual Reality,進而去實作Metaverse,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宇宙。
STEPVR的全真世界裝置能夠将VR所創造出的三維世界再向上拉高幾個次元,讓使用者能夠調動更多感官去享受網際網路、享受各種各樣的内容。由此,我們便能在移動網際網路之後創造一個五感網際網路。而對于網際網路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未來進化的全新方向。
36氪:元宇宙的下一個關鍵節點将在何時到來?
郭成: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普及的标志性事件是iPhone誕生,換句話說,一個趨勢的成型需要以一種足夠優秀的裝置為基礎。同樣的,元宇宙要想進入下一個階段首先需要有能調集使用者五感的裝置。STEPVR可以說已經內建了其中的“4.5感”,剩下的半種感覺已經能夠實作,但還需要在整合方式上下功夫。
真正集合五感的裝置将在明年,也就是12個月後面市。而越早推出這樣的裝置,STEPVR的成功率就越高,所産生的價值也就越大。
在此基礎之上,元宇宙要想要真正流行起來還有幾個前置條件。其一,終端或者節點的價格控制在2000-3000美元,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其二,生态内容足夠成熟,每個擁有裝置的人都能在家每天使用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
36氪:在元宇宙的産業鍊當中,STEPVR如何定位自己?
郭成:STEPVR是一家以VR為基礎,緻力于打造五感全真世界的裝置和作業系統提供商,過去的8年時間裡,STEPVR專注于此。未來的時間裡,專注和由此帶來的技術積累仍舊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36氪:在打造出進入元宇宙的這個“大門”,STEPVR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郭成:以五感全真世界中的觸覺為例,這種觸覺回報其實隻是一個結果。要得到這一結果我們需要一套力回饋裝置,還需要一種能實作摩擦力的技術。而将感官結果進行技術層面的分解之後,我們還需要通過大量的過程來産生這樣的效果。當一個漫長的過程隻産生一個結果時,如何去調整、控制和優化過程就變得異常困難。因為我們很難界定每一個參數、每一種變量、每一種設計與結果之間的具體關系。于是,這個實作及調優的過程就需要大量的技術、大量的時間、大量的試錯以及一定的運氣。
當然,這隻是五感當中的一感,而要實作五感并将他們統一內建,其中的艱辛可以說是難以想象的。過去的很多年裡,STEPVR所做的就是這些事情。從這些磨砺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就是STEPVR核心優勢所在。
36氪:今年5月,STEPVR完成了金額近億元的B+輪融資,計劃怎麼花?
郭成: 做研發。事實上,在整個STEPVR團隊中有一半人員是各類研發工程師,我們并不打算改變這一狀态。
36氪:STEPVR未來将怎樣發展壯大?
郭成:在STEPVR看來,元宇宙、全真世界、五感網際網路這樣的概念是足夠有吸引力的。但要真正實作有效、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隻靠補貼、低價去吸引使用者嘗鮮肯定不行。因為使用者在購買産品之後如果發現體驗不夠好,那他就不會再去消費和更新了,企業銷售——疊代——再銷售——再疊代的循環就會被打破。
而STEPVR的邏輯是先做好産品,給使用者優秀的體驗,這樣使用者才能“用錢投票”,持續複購,STEPVR便能實作持續進化和永續經營。
當然,我們并不期待這種完美狀态能夠一蹴而就,因為VR、元宇宙、全真世界并不像手機一樣是使用者的剛需。就像當初的PC一樣,很多使用者是在網吧這些地方體驗到了遊戲和網際網路的魅力之後才開始購買屬于自己的PC。
是以在起步階段,我們選擇一種to B的模式去推動使用者需求的形成。通過建構線下的門店體系,STEPVR正在幫助第一批使用者去體驗全真世界。目前,STEPVR在全國90個城市設有線下門店,春節之前門店數量會達到200-300家。而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重複購票5次以上的使用者占到所有使用者總數的60%。
靠着優勢體驗和極高的複購率,不僅STEPVR能夠獲得收入并實作盈利,我們的門店合作夥伴、内容合作夥伴都能夠實作盈利。而當這條産業鍊上所有的人都能夠賺錢時,這套商業模式就成型了,全真世界或者元宇宙就有了邁向下一個裡程碑的基礎。
在這樣一個正向循環當中還有一個元件非常重要,那就是作業系統“StepOS”。
StepOS是幫助合作夥伴創造全真世界周邊裝置和内容生态的一套接口、一個平台,它能夠将生态夥伴的能力與STEPVR在五感全真世界方面的優勢相連接配接,共同形成閉環、創造價值。
36氪:STEPVR的終極價值在哪裡?
郭成:在馬斯洛需求體系當中,超我的實作是人類需求的最高階,而超我的本質則是創造所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但現實的困境在于,這個世界乃至這個宇宙無法提供足夠的資源去滿足每個人的創造欲。
元宇宙和全真世界的終極價值則在于為每個人提供一個足夠真實的空間,去幫助人獲得體驗、完成創造。由此,我們便可以實作創造面前的人人平等。
在更進一步的形态當中,人甚至可以通過五感網際網路和AI的幫助去操控實體空間中的機器,進而跨越空間、跨越時間,去完成很多現在難以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