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會一敗塗地嗎?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在新能源領域,各類勢力跨行業造車,汽車名字五花八門不說,價格也是颠覆了人們的想象。

在高合汽車到來之前,本來以為蔚來就會是國産新勢力車企定價的天花闆了,沒曾想,還是低估了車企的自信,一款名叫高合HiPhi X的車型橫空出世,不管是造型還是售價都颠覆了人們的想象,看見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真的很大膽。

不管是NT展翼門還是智能燈光互動,或者是沉浸式的座艙,3.9S的零百加速,H-SOA超體電子電氣架構,或者是57萬和80萬的售價,都将新勢力車企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緻,從每個角度都展現了一點——汽車可以這麼制造。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會一敗塗地嗎?

即将上市的HiPhi Z更是再HiPhi X的基礎上,帶來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設計語言,帶來全所未有的外觀,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能夠真的将科技感和機甲風融入到汽車設計中,不得不說它真的很大膽。

買高合汽車的都是什麼人?追求個性且不差錢的人。

沒得選的人——有的人是覺得BBA爛大街,特斯拉口碑不怎麼樣,超一線的純電動車型,例如Tycan門檻又太高,相比之下,高合就是那唯一的選項。

追求個性的人——你看它長得像不像有錢人車庫裡那一輛不怎麼開,但是夠炫夠與衆不同的車?它很像,自然不會被愛車又追求個性敢于嘗鮮的人放過。

理由不一,人群也不同,但毫無例外,他們都不差錢,才能支付得起高合HiPhi X 57萬起的售價,4座版更是賣出了80萬的售價。隻有有着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為自己的嘗鮮也好,愛好也罷買單,才能毫不猶豫的放棄傳統燃油車型,BBA甚至保時捷的誘惑,買一輛電動車,再考慮一下電動車的保值率,任誰不得說一句有錢任性。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會一敗塗地嗎?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能成最後的赢家還是會一敗塗地?

先看看高合的劣勢。

高處不勝寒

定價高雖然能夠奠定品牌調性和高度,但是有時候也意味着将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拒之門外。高昂的售價注定了高合隻能是小部分人的玩具,而激進誇張個性的設計語言,又注定了它的閱聽人不會那麼廣泛。

要說支援品牌文化,顯然也不現實,畢竟高合汽車也就剛成立四年而已,沒什麼底蘊和曆史。是以一個月幾百輛的資料,對高合汽車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畢竟縱觀汽車曆史,沒有一個品牌能夠靠幾百輛的銷量存活下來,勞斯萊斯、蘭博基尼最後不也被收購了嗎。更何況高合還沒有勞斯萊斯的底蘊,談文化講情懷都沒得可講,它要面臨不小的壓力。

架構體系不完善、後續産品上市慢

從HiPhi X到HiPhi Z,SUV和轎車相繼登場,可以看到高合汽車的野心必然是不至于兩款車型,它想的是建構完整完善的架構體系,而且市場環境和壓力也從另一個角度給予高合汽車壓力,大膽預測一下,高合未來三年之内必然會推出中低端車型,來完善架構,打開市場,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會一敗塗地嗎?

但是顯然高合的成功,至少是顔值上的成功,也吸引了衆多車企的側目,未來三年内,必然會有大量的車企來模仿借鑒高合汽車的機甲風和科幻風,融入到新品設計中,畢竟這些元素沒什麼成本可言,高合帶來了熱度,但這份熱度高合自己能蹭多少就未知了,很大的可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畢竟到時候三年下去,機甲風不再是獨一份,消費者早就審美疲勞,你說高合還拿什麼博眼球?

57萬起售的高合汽車會一敗塗地嗎?

步子邁得太大

高合的野心不小,步子邁得也太大,上市第一款車就敢要57萬+,全國的實體店也有限,配套設施和服務還不到位,車型目前回報也并非沒有瑕疵,沒有後排娛樂系統,算力和晶片也不算前沿,車機系統有些單調和卡頓。

但是高合也有自己的優勢,品牌高度有了,接下來就是迅速鋪開産品體系。

與其過早地消耗消費熱情,不如率先打開市場,站穩腳跟再立高端,比如先推出一輛對抗特斯拉的售價20-30萬的車型,在這個領域靠着機甲風等新穎設計,以及國産車身份加持,必然會有不錯的銷量回報,屆時再根據車主實測不斷調整,推出更高端的産品,拿出符合天花闆價位的品質和實力,才不會反向趕客。畢竟,蔚來ET5都已經匆匆上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