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王勃的《滕王閣序》,讓滕王閣名揚四海,成為南昌乃至整個江西的标志性人文景觀。王勃之後,無數文人墨客到訪南昌,寫出了帶滕王閣文化元素的作品。杜甫、白居易、張九齡、蘇東坡、蘇轍等文壇泰鬥,都有帶滕王閣文化元素的佳作。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蘇轍曾經登上滕王閣,寫了一首詩作《滕王閣》。蘇轍的《滕王閣》很長,我今天給大家解讀前半段,先解讀開頭兩句:

客從筠溪來,欹仄困一葉。

忽逢章貢餘,滉蕩天水接。

筠溪,一般是指岸邊有竹林的溪流,這裡指的是江西高安境内的一條河流。武德七年,唐高祖下诏設立筠州,治所就在高安縣。北宋時期,蘇轍到筠州擔任“監筠州鹽酒稅”,相當于今天的地級市稅務局長。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欹仄,念qī zè,傾斜的意思。蘇轍從高安縣登船,前往洪州旅遊。蘇轍在船上,感歎自己時運不濟,被困在一葉扁舟裡。從開頭那句詩來看,蘇轍心裡很苦很郁悶。要把蘇轍的苦悶心情說清楚,就必須說一說蘇東坡了。

王安石變法,蘇東坡時任徐州知府,後調任湖州知府。蘇東坡采取消極對抗的政策,不願意在轄區之内推行新法。蘇東坡還寫詩抨擊王安石的新政,比如“豈是聞韶解忘味,迩來三月食無鹽”“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裡招羌兒”“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等等。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王安石為了增加朝廷歲入,變法加強食鹽專營,蘇東坡就寫詩抨擊食鹽專營。王安石為了安心發展經濟,在外交上安撫西夏,蘇東坡就寫詩抨擊外交政策。一個江浙農村婦女投水自盡,蘇東坡就寫詩罵滿朝文武。

蘇東坡發動輿論,讓變法派很難受。變法派想讓蘇東坡閉嘴,就把蘇東坡抓進大牢,史稱“烏台詩案”。蘇東坡一被抓,就震驚了整個北宋文壇。各路文壇大咖紛紛出面營救蘇東坡,搞得變法派很被動。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蘇轍為了救大哥,主動申請用自己的官職為蘇東坡贖罪。變法派迫于輿論壓力,不敢殺蘇東坡,隻能把蘇東坡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蘇轍受大哥牽連,被貶到筠州當了五年的稅務局長。

蘇轍有宰相之才,時任應天判官,本來是前途一片光明,卻被蘇東坡牽連,貶到江西高安當了五年芝麻官。這件事情,主觀上可以解讀成兄弟情深。從客觀上來講,蘇轍确實被蘇東坡坑了,而且是坑得不輕。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蘇轍心裡苦,但是不能埋怨大哥,隻能寄情山水。被親哥坑了,還有苦說不出。這樣的事情擱誰身上都不好受,都會發牢騷。了解了這個背景,就知道蘇轍的《滕王閣》開頭為什麼會如此消極。

蘇轍正在船上郁悶着呢,船就到了贛江。蘇轍豁然開朗,發現贛江天水相接,美不勝收。蘇轍感覺很治愈,接下來就寫了一大段描述豫章美景的句子:

風霜出洲渚,草木見毫末。

勢奔西山浮,聲動古城嶪。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阖。

心驚魚龍會,目送凫雁滅。

遙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闊。

史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确論精到骨。

餘思屬湖山,登臨寄遺堞。

解讀蘇轍的《滕王閣》:蘇轍被蘇轼坑得很苦,結果被南昌美景治愈

豫章秀麗的山水風光,深厚的人文底蘊,讓蘇轍忘卻了煩惱。本來牢騷滿腹的蘇轍,化牢騷為詩情畫意,寫出了《滕王閣》。《滕王閣》前半段寫豫章美景,後半段嘲笑滕王李元嬰,憐惜王勃,談論文學,抒發情懷。我今天隻解讀了前半段,如果列位看官有興趣,我明天接着解讀《滕王閣》後半段。

人生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可與人言隻二三。如果你像蘇轍一樣不開心,不妨來到江西南昌,登滕閣,覽秋水,賞落霞,觀孤鹜,豫章故郡,英雄之城,舉目皆是美景,所及飽含人文,一定可以治愈你的憂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