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戰争,就不得不提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人對我國發動的侵略戰争。給我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很多愛國人士紛紛走上前線,去拯救被戰火燒得通紅的國家。最後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以犧牲3500萬人的流血犧牲,才趕走侵略者。

而小編今天說的是抗日戰争中不得不提到的衡陽保衛戰,1944年,東條英機的軍國主義政府已是強弩之末,提出了“一号計劃”,希望用舉國之力計劃從中國東北打通一條交通要塞到菲律賓,掠奪更多的戰争資源來維持戰争。
到了1944年5月,衡陽戰争爆發,方先覺率領的第十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倉促應戰。來抗擊高于自己6倍的兵力。上級交給他的任務是堅守7天,但因為炮火太猛烈,他聽成了47天,雖然敵我兵力懸殊太大,但方先覺還是積極備戰,與日軍抗戰到底。
到了5月末,方先覺開始觀察地形,研究防禦重點。他認為東南方五桂嶺雖然是開闊地,但山嶺險峻,易守難攻,于是,他開始重點在五桂嶺設防。而他為了鼓舞士氣,把指揮所都搬到了離五桂嶺200米處的前方。
戰鬥打響後,日本人首先就集中所有火力猛攻五桂嶺,日本更是出動了飛機對我軍陣地進行了輪番轟炸,然後瘋狂像我軍陣地撲來,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雙方都留下了無數具屍體,可見戰争的慘烈,但方先覺始終和第十軍都沒有後退半步。
日軍為了盡快占領五桂嶺,甚至還動用了毒氣彈和燃燒彈,但方先覺指揮若定,為了節省子彈,他還下令士兵讓鬼子走進了再打,不要浪費一顆子彈。在這樣彈盡糧絕的背景下,方先覺成功堅守了47天。
這場戰役也讓日本人為之震驚,方先覺最後為了保留部隊番号,最後還是和日本人進行了投降談判。在日本人進城後,他們都優待了第十軍的戰士,并沒有在城中燒殺搶掠。而這場戰役也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由于這一戰成功牽制了日軍主力,導緻東條英機政府直接下台。
據戰後統計,經過47天的艱苦抗戰,我軍戰士消滅日軍1.9萬人,超過了總兵力隻有1.6萬的衡陽守軍,面對這樣的戰鬥力,如果援軍來的及時一些,日軍差點就全軍覆沒了。這一戰也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加速了日本的滅亡。
現在提到衡陽,很多人還會想到70年代的那場戰争。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抵抗,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勿忘曆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衡陽保衛戰:上級讓他堅守7天,他錯聽成47天,打得鬼子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