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曾經的國文課本中,和“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有關的課文最讓我們印象深刻。記得那個時候的我們對于“二萬五千裡”這個長度毫無概念,隻知是一段漫長無比的路程。

而這一段花了紅軍整整兩年時間才得以完成的路途,生出了許許多多革命先烈。他們忍受着長時間的挨餓受凍,與敵人斡旋鬥争。最終,許多年輕的生命也永遠地停留在那一段革命征途中。

那是一段浴血奮戰的曆史,槍林彈雨、肉薄骨并。雖最終勝利,但卻是一場苦戰。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據悉,當時參加長征的女性有2000多人,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依然堅持在革命隊伍裡的女性已不足百人。

有些人離世、有些人結婚生子,告老還鄉。紅軍長征成為了這些女性們的曆史篇章。

而就在這不足百人的數量中,有一人卻始終站在革命的隊伍中。她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長征路上草地生子,如今104歲仍健在。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出身富裕 投身革命

這位“最美上将夫人”名叫蹇先佛,1916年出生于湖南省一個富裕人家,從小便在私塾讀書,随後進入女子學校上課。

在讀書期間,蹇先佛不僅成績優異,還寫的一手好字,會畫畫。

雖出生于富庶家庭,但蹇先佛并不嬌氣,從小深受哥哥姐姐參加革命隊伍的影響,使得小小年紀的她就滿懷着一腔熱血。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當日本占領東三省以後,蹇先佛再也沒法安心在學校裡讀書,她也想随同哥哥姐姐一同去抗日。

看着女兒的心早已飛向了外面的世界,父親蹇承晏還沒等女兒自己開口,就提議她去參加紅軍。

随後,蹇先佛找到了自己的姐夫賀龍,提出了想參加紅軍的想法,沒想到賀龍一口答允。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1934年12年,年僅18歲的蹇先佛開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紅軍隊伍中,她得以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寫字畫畫都漂亮的她每跟随紅軍到達一處地方,便用紅粉漿在牆上寫上智語,畫上宣傳畫,讓紅軍的思想深入各地的農村百姓中。

并在這隻紅軍的隊伍中,蹇先佛在姐姐和姐夫的撮合下認識了自己的丈夫蕭克。

随後,有着相同志向的兩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并結婚,1935年11月,身懷六甲的蹇先佛走上了長征的道路。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在走進大草原的第一天,蹇先佛便誕下了一名男嬰。當時,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沒有任何的遮擋物。

此時的蕭克由于要指揮部隊,和蹇先佛并不在一起行軍。而她的姐姐蹇先任也正在另一支革命隊伍中。

兩人在聽聞蹇先佛快要生産的消息後,立刻趕到了她身邊,給她找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土圍子,就近挖了一些草皮當作墊子,急忙休整了一番以後,這個臨時搭起的簡陋房子就成為了蹇先佛的“産房”。

在醫療設施并不充裕的紅軍隊伍中,姐姐蹇先任充當起了蹇先佛的接生醫生。但蹇先佛的生産并不順利,期間差點死于難産。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但好在蹇先佛以她頑強的意志最終克服了這道難關。在長征途中,在草地上,蹇先佛生下了一名非常健康的男嬰。

男嬰很乖,幾乎很少哭鬧,這給剛成為新手媽媽的蹇先佛減輕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但是此刻,紅軍的隊伍仍然在加緊步伐前進,生完孩子的蹇先佛為了不拖累部隊,一刻也不敢停頓,拖着虛弱的身子跟着紅軍的隊伍一同前行。

幾乎沒有好好做過月子的蹇先佛由于損耗了元氣,身體又沒有及時得到營養上的補充和休養,加之立馬投身到了革命事業中,好幾次,騎在馬背上的她一低頭便從馬上摔了下來。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雖然如此,蹇先佛依然用她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饒的精神,邊照顧着剛剛出生的嬰兒邊同部隊走出了草原。

兄弟姐妹 皆是革命先驅

走出草地以後,有老百姓看見穿着破爛衣裳懷抱嬰兒的蹇先佛,便想以八個鍋盔換取她手上的嬰兒。

鍋盔對于蹇先佛,甚至是長征隊伍中的其他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食物。因為在長征路上,饑腸辘辘是常有的事,即使有食物可吃,那也是粥少僧多,壓根兒填不飽肚子。

看着香噴噴的鍋盔,蹇先佛不為所動,她說:她的孩子,給再多的鍋盔她都不會賣。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但令人惋惜的是蹇先佛的孩子在被送回湖南老家後,最終在日軍的轟炸下不幸身亡。

蹇先佛在艱苦的條件下生下孩子,她和孩子共同走過了紅軍長征最困難的一條路,但卻沒有幸免于日軍的炮彈。這對于當時已成為母親的蹇先佛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打擊,痛失愛子成為了她這一生中都無法忘懷的痛。

走完長征以後,蹇先佛依然從事着革命工作,先後在宣傳部和地方情報處都擔任重要職位。而在這段期間,蹇先佛還不忘去軍政大學進行充電。在抗日戰争爆發以後,她又來到西安成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在中國解放前,蹇先佛始終站在革命隊伍中,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奉獻着自己。雖然比起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來說,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不聚細流無以成江河,任何強大的力量都是靠着每一股細小的能量方能彙聚而成。

就如螞蟻一樣,它們細小的身軀卻能扛得了比自己重百倍甚至千倍的食物。那是因為它們齊心協力、團結一緻、不以個人得失而斤斤計較。

而這也正是我們的革命隊伍能日漸壯大并茁壯成長的原因。就是因為支撐起這隻隊伍的人都是如蹇先佛這樣的革命者。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值得一提的是,蹇先佛的兄弟姐妹們都從事着革命工作。她的哥哥和弟弟分别在21歲和16歲時,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犧牲在革命的隊伍中,唯一的姐姐蹇先任也于2004年離開人世。

而蹇先佛的丈夫蕭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在2008年時,這位和蹇先佛一樣的老革命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如今,蹇先佛已到了104歲的高齡,居住在北京胡同中的她過着普通百姓的生活,這位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的世紀老人用她堅韌不屈的精神影響着世世代代的人們。

長征時,她在草地上生子,被稱為“最美上将夫人”,104歲仍健在

康莊大道的先驅者 影響着世世代代

蹇先佛出生富裕,卻并不看重金錢名利。小小年紀便在兄弟姐妹的影響下投身于革命事業,吃得起苦,受得了難。隻為心中的理想而奮鬥。

在紅軍長征那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懷有身孕的她完全可以借此不參加,可是她卻偏偏成為了這隻隊伍中的一員。

不僅如此,她并沒有因為自己懷孕而要求任何特殊對待。長征路上,在簡陋的環境中和缺少醫護人員的條件下,她忍着巨大的痛苦草地産子。并因為不想拖累整個紅軍隊伍而獨自支撐着虛弱的身體走完了2年的長征路。

如果不是心中有着強大的信念支撐着蹇先佛,如果不是因為她對于祖國、對于革命事業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在如此的困苦環境中是無法堅持下來的。

而祖國也正是因為有了像蹇先佛這樣的先驅,以自己的一己之力為後人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才得以讓我們踩着那些被先烈踩過、确認過是安全的腳印通往更加光明的未來。

她們是祖國最辛勞的開拓者,在如今的和平盛世,理應享受最好的饋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