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是西安事變中促成兩黨共同抗日的關鍵人物,但他同樣也在日軍侵占我國東北時執行蔣介石政府貫徹的不抵抗政策者。這段過往在他的記憶中必然是一段遺憾,既然如此,他又為何在1990年離開軟禁他半輩子的台灣後,選擇前往美國而不是回大陸?

而他又為什麼在美國夏威夷奢靡的度過了晚年,且在臨終前寫下遺囑稱要将所有個人資産如數捐給美國?再不濟,他還有前妻給他生的孩子。遺産不留給後代不是更合理嗎?這個選擇的背後又有怎樣的苦衷呢?
一:凄涼别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他,就是少帥張學良。張學良出生于1901年,家庭背景十分出衆。父親就是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首領。而他又被稱之為是民國四大帥哥之一,可見他的顔值和氣質都非凡脫俗。
張學良的一生有兩位妻子。父親曾給他安排了傳統婚姻,妻子為于鳳至,大他三歲是以張學良經常叫于鳳至為三姐。第二任妻子是趙一荻,後來的張學良信奉了基督教,而教義中就明确表示信徒應該遵守一夫一妻制度。
在這教義的影響下,張學良便解除了與于鳳至之間的婚姻,選擇和趙一荻結婚。但在張學良身上最關鍵的曆史事件是西安事變。事情發生在1936年12月。
當時蔣介石兩次飛往西安,并且陸續召集了他最信賴的五虎上将,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張學良和楊虎城等人參加他們的剿匪計劃。
但是讓蔣介石料想不到的事情是,等到衆多國民黨重要将領趕到西安,反被張學良和楊虎城将了一軍。他們不僅把蔣介石連夜綁了起來,而且還扣押了蔣介石身邊20多位重要将領。
這雖然為雙方的談判營造了有利條件,但最後讓其活口,也給自己制造了危險。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促進國共兩黨第2次合作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全面抗戰拉開了帷幕。
雖然蔣介石被迫同意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可是張學良因為對蔣介石等人做出了綁架行為,而被囚禁在了貴州省修文縣的陽明洞裡。直到第2年的春天,張學良才被送往了貴陽市繼續囚禁。
蔣介石後面不斷調換主戰場,張學良也就被不斷送往不同的地方進行囚禁。但是張學良最後一站還是台灣,1946年10月,蔣介石将張學良安排在新竹縣繼續關押,直到1961年他才被送往了台北的投居所。
那時張學良的原配妻子還是于鳳至。于鳳至,是一個典型的癡情女人,在丈夫被囚禁之後,她也想陪伴在張學良身邊。事實也的确如此,在張學良人生最低谷時是于鳳至給了他精神關懷并且陪伴在身旁,共為其生下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但是張學良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将于鳳至請退。因為在張學良的眼中于鳳至的身份同樣顯赫,于鳳至的父親是商會會長。如果于鳳至可以在外繼續活動,那自然會加快自己獲得自由的程序。
不料,于鳳至前往美國混迹商業圈成為富婆後,張學良又和趙四小姐計劃着步入婚姻。後因政治考慮,台灣方面又給于鳳至施加了壓力,最後使得于鳳至徹底和張學良劃清了界限,兩人不再有過多往來,而于鳳至也簽署了離婚協定書。
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成為台灣真正掌權者。他上任之後的第2年就恢複了張學良的人身自由。但張學良收拾了行囊後,他做出的第1個決定是離開台灣。他也沒回大陸,而是前往美國的夏威夷,并在此結束了自己餘生。
那麼,張學良為什麼不回大陸要去美國呢?因為大陸是怎樣的一個發展、它的政治敏感度如何、政黨與民關系如何等問題,他因長期被關押是以他搞不清。再加上兩岸之間的問題又非常敏感,為了保全自身晚年不被政治問題困擾,是以他不願意回大陸是情有可原。
至于為什麼選擇夏威夷,是因為夏威夷是一個典型的養老城市。這裡的人熱情開放,不同于美國紐約那種國際都市的繁華和喧鬧,夏威夷有自己的獨特浪漫,這是張學良眼中的度假天堂。
那麼,張學良在晚年時真的過上了奢靡的生活嗎?過上了。張學良有非常強大的資金做支撐,其經濟資源來于多方面。第1點,張學良的父親是民國軍閥中排行第一的富豪。《民視日報》曾經公布1926年各地軍閥的資産情況,說張作霖的資産遠超5,000萬,成為軍閥首富。
雖然張作霖後來敗北皇姑屯,日本關東軍借機對張作霖的資産大肆搜刮。但是後來張學良在其他軍事勢力的擁護下,守住了父親遺留下來的一大部分資産。他僅是用火車托運這些物資,都用了好幾節車廂。
其次,張學良本身就是一個理财專家,他非常喜歡投資、收藏文物古董。在他離開台灣之後,他将部分文物古董又變換成現金,這足夠他和趙四小姐在美國夏威夷安享晚年。
最後就是于鳳至對張學良的救濟。于鳳至本身就是一個經商智慧出衆的女子,在美國炒股界享有盛譽。于鳳至和張學良的女兒張闾瑛曾公開表示,說她問過母親為什麼要賺那麼多錢?母親給出來的回答隻有一個:為了你父親。
既然張學良可以稱得上非常富有,那他為什麼又不将所有的遺産捐給中國,也不留給自己的孩子們,而給捐贈給美國呢?畢竟張學良和于鳳至共有四個子女,與趙四小姐還有一個兒子,是以他并不缺繼承人。
被關押了半輩子的張學良,早前就是因為政治問題而被軟禁。是以晚年時的張學良不願意繼續參與任何政治問題,不論是捐給台灣還是捐給大陸,都有可能會引起兩岸敏感問題的更新,是以索性都不捐贈。
至于為什麼不留給自己的孩子,張學良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赴自己的後塵,哪怕從商自己賺錢,也不要選擇和政治問題挂鈎。因為張學良之前在被關押時,每個月可以領到一些補貼金。台灣媒體爆料稱這些補貼金可以讓一個團吃一個月。
這些帶有敏感成分的錢财不留給孩子,也是對後代的一種保護。而張學良為什麼又選擇把遺産留給美國,是因為美國有一條政策:對文物的保護程度非常高。
2001年張學良與世長存,享年101歲。8年之後他又被國家評為100位對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直到如今依然受人敬仰。回顧少帥的晚年,多少帶有一些辛酸。但好在他的選擇,也換來了人們的了解和尊重。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