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臉上長顆“福痣”,一查竟是癌!

家住浙江杭州千島湖邊的李女士,今年77歲,早在8年前,她右側的鼻翼上就長出一個米粒大小的“黑痣”,除了偶爾發癢,這顆黑色的“小東西”不痛不破,她也沒有出現頭暈頭痛、面部麻木等情況,也就一直沒當回事。

村裡會看面相的人,說李女士這顆是“福痣”,意味着生金生财,李女士聽了非常開心。七、八年來,這顆“福痣”也從米粒大小逐漸長大至大拇指蓋大小,開始時不時潰瘍,反複結痂脫落,卻一直沒有長好。

從2020年起,這顆大拇指甲蓋大小的“福痣”突然明顯增大,并且右側鼻梁上的黑痂皮明顯增大增厚,長成了一顆黑色的“乒乓球”。家裡人帶着她前往當地醫院的皮膚科就診。當地醫院醫生察覺到,李女士鼻梁上的絕非“善痣”,這顆黑色的腫物“來者不善”。建議她到浙大一院耳鼻喉科進一步就診。

老人臉上長顆“福痣”,一查竟是癌!

浙大一院耳鼻喉科醫生接診了李女士後,立即對她鼻子上的這個黑色腫物進行了活檢,病理結果顯示為基底細胞癌。李女士被建議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醫生表示:這是近期接診的第三例外鼻基底細胞癌患者。和李女士類似,69歲的浙江衢州江山人玉女士和52歲的浙江紹興人蘭女士也是因為鼻子表面發黑、發紅的“新生物”近一年來突然增大,雖然沒有鼻子内部的其他不适,但腫物反複潰爛、結痂再潰爛,開始并未當回事的兩人才選擇就醫,最終被确診為“外鼻基底細胞癌”。

老人臉上長顆“福痣”,一查竟是癌!

手術前的玉女士

既完整切除惡性良性腫瘤,又完美修複傷口

醫生介紹,基底細胞癌雖然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卻一般不會發生遠處轉移。但是如果切除不幹淨容易複發,是以隻要完整切除,基本能夠痊愈。

老人臉上長顆“福痣”,一查竟是癌!

蘭女士這顆在當地醫院沒有切幹淨,又複發了

李女士鼻子上這顆黑色的“乒乓球”直徑至少有3厘米,考慮到手術會影響到鼻面部美觀,出現面部畸形,李女士和家屬有所顧慮,醫生團隊與患者及家屬耐心、細緻地溝通後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決定進行外鼻基底細胞癌切除+鼻部分缺損皮瓣修整手術。

近日,醫生成功為李女士切除了惡性良性腫瘤,醫生精湛的技術也為李女士保護了面容,取得了良好的美觀度,再經過術後的精心護理與傷口換藥,術後一周,李女士就拆除了臉上所有的縫線。此前的69歲的玉女士和52歲的蘭女士也是經過相類似的手術,徹底根除掉了鼻子上的這顆“定時炸彈”。

這種癌可别與痣混淆,做好防曬很重要

醫生介紹,外鼻基底細胞癌起源于表皮及皮膚附屬器的基底細胞,病竈一般僅在局部呈浸潤性生長,很少發生遠處轉移,常發生于鼻翼和鼻尖,可引起嚴重外貌損傷及功能喪失,甚至威脅生命。

其實,基底細胞癌是常見的皮膚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一般自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生長速度較慢,因與色素痣外形相似容易延誤診治。它好發于頭面部等暴露部位以及皮膚偏白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開始時,在皮膚上會出現一個細小有光澤的結節,以後逐漸長大,中心發生潰瘍,潰瘍表面有痂皮,脫落後有少量出血。

浙大一院皮膚科醫生介紹,臨床上,将基底細胞癌分為四種類型:結節型、淺表型、色素型及硬化型。近年來,随着人口的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基底細胞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内都呈上升趨勢。它的發病原因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系,此外,外傷、放射和免疫抑制及某些化學物質也具有緻癌作用。

醫生強調,當面部、鼻部出現短時間内快速變大、形狀不規則、凸起、瘙癢、顔色與膚色不一緻、疼痛、破潰久不愈合、感染、糜爛等情況的“小疙瘩”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舊瘡疤出現潰破、糜爛或結節突起時,要更為當心,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日常應做好防曬,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石油、瀝青、焦油及砷等化學物質,積極治療如潰瘍、發炎、燒傷瘢痕等皮膚慢性病症。

來源:西湖之聲(記者 夏天)綜合浙大一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