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了諸葛亮的生平事迹。在這個傳記中,詳細記錄了諸葛亮為了蜀漢政權嘔心瀝血的所作所為。他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後,就一心一意的為劉備政權服務,他為劉備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劉備去世時,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了劉備的托孤重任,許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從此,為了實作他的諾言,他開始了獨立支撐蜀漢政權的曆程。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諸葛亮先是南征蠻中,八月渡泸,七擒七縱孟獲,平定了南方的叛亂。然後又集中兵力,開始了對曹魏的北伐。諸葛亮一生中,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他在戰争中逐漸成長,到最後,曹魏對他隻能避而不戰。可惜天不假年,由于多年的勞累,諸葛亮積勞成疾,終于病死在第五次北伐中。

在《諸葛亮傳》中,還專門提到了一件事。就是諸葛亮曾經專門向劉禅上表,說起自己的家事。在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馀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别排程,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諸葛亮向劉禅上表說到自己的家事,無非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讓劉禅安心。當時的諸葛亮大權在握,可以說,蜀漢的軍政大權都在自己的手中。有權臣之名,又有權臣之實的諸葛亮,為了解除蜀漢君臣的戒心,明明白白的說明,自己将全部家族安置在成都,就在劉禅的眼皮底下。以自己全家的生命安全向劉禅表白,自己對漢室的忠心耿耿不會改變的。

另一方面,則是向全天下的百姓和三軍将士昭示,自己為了光複漢室江山的理想,與大家同甘共苦,不營私利。諸葛亮作為一國的丞相,本是不應該親自率領軍隊出征的。但是,諸葛亮為了保證戰争的勝利,還是決定幹冒矢石,不懼威脅,親自指揮軍隊作戰。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在這種戰争的狀态下,蜀漢百姓的負擔是很重的。作為一國的實際掌控者,諸葛亮要以自己做榜樣,樹立起堂堂的正氣。隻有這樣,蜀漢才能上下一心,共度難關。

但是,有人提出來,諸葛亮自己說,他的家裡有八百棵桑樹,還有十五頃的土地。這在一般人的眼裡,也是一筆比較大的财富。這樣看,諸葛亮是不是一個清官呢?

我們可以先看看當時蜀國的情況。當時的蜀國并不缺乏土地,缺的是人口。在三國時期,蜀國是人口最少的國家。正是因為人口少,諸葛亮費盡心神,連少數民族的人員都征調了,才建立起十三四萬的軍隊。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十五頃薄田,在當時的蜀漢根本就不算什麼。可以說,如果你想要土地,到處都有荒地讓你耕種。在當時的關中、漢中,經過長期的戰争破壞,和曹操的遷民,可以說是赤地千裡,萬畝良田都無人耕種,無主之地到處都是。

而諸葛亮隻占有了十五頃的薄田,八百株的桑樹,而不是去占有更多的土地和桑樹,這是因為,這些家産是他留給家中子弟的生活根本。他是按照自己家族力所能及的情況去擁有的。他這樣做,也是出于自食其力的态度。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如果諸葛亮想要多占土地,他一不會去占有貧瘠的薄田,二不會去隻占有僅夠家族人口生存的土地。從這一點上看,諸葛亮恰恰是一個清官。

有人又有了疑問,認為諸葛亮的家産從何而來?他既然說他的一切供給都是來自公家。而且他說自己死的時候要做到“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而且史書記載,他死的時候也确實做到了這一點。那麼他哪裡來的錢财購買産業呢?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我們如果仔細看史書,就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三國志蜀書六》中,記載了劉備在奪取西川後,對諸葛亮等人的賞賜情況。史書記載道: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諸葛亮上表劉禅說家有土地桑樹,有何含義,他依靠什麼去購買家産

這次賞賜是史書明确記載的,這是劉備為了表彰這些功臣的業績,同時也是為了給他們安家的獎勵。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死時家無餘财,那麼這筆錢除了日常花銷,那就隻能是用來購買家産了。

以這麼一筆巨款去購買十五頃薄田,八百棵桑樹,作為身為丞相的諸葛亮,能不是清官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