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縱橫史話: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中,到底有沒有想害諸葛亮?

縱橫史話: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中,到底有沒有想害諸葛亮?

讀曆史是件好事情,但是總有人習慣性的把一些曆史事件讀成了陰謀論,比如“白帝城托孤”,有好事者便理所當然的将之解讀了成陰謀論。

今天,我們來一起聊聊這件事。

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懂得知人善任,這或許是劉備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

事實上,劉備确實是三國裡最善用人的。凡是劉備任用的人才,不管是龐統、法正,還是諸葛亮,人人忠心耿耿,即便是姜維,後來也被洗白了。

三國群雄裡,劉備本來就是草台班子,既沒有曹操的文韬武略,也沒有孫權的天時地利,他有的隻是知人善用,這一點從任用27歲的諸葛亮,後來更是“白帝城托孤”就能看得出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隔壁老曹家居然托孤給了司馬懿,結果玩脫了。另一邊的小孫家也沒好到哪裡去,孫權剛走,諸葛亮的親侄兒諸葛恪就跟孫家幹了起來,搞的雞飛狗跳。

老曹家和小孫家最終都因為所托非人,整的雞飛狗跳。

自打在夷陵之戰被初出茅廬的陸遜火燒八百裡聯營後,劉備便自知自己的時日無多。不過,擺在他面前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自己還能活多久,而是他走了以後,老劉家怎麼辦?必須要有個人能夠力挽狂瀾,而且這個人必須要靠譜。

到底用誰呢?劉備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諸葛亮。但是誰能保證諸葛亮就不會是司馬懿第二?要知道,他親哥諸葛瑾在吳國,本家諸葛誕在魏國。當然我們可以相信諸葛亮的人品,不過他确實是有後路的。

再者說,隻比諸葛亮大兩歲的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活着的時候可謂是乖巧可人,可是人心隔肚皮啊。于是,就發生了“白帝城托孤”事件。

是的,這件事在曆史是真實發生的,記載在《三國志》中。

有朋友一直認為“試探”是一個貶義詞,是不信任的表現。事實也是,但這麼做确實是對雙方負責任的方法。就好比招聘時,老闆總要多問幾個問題,雖然很煩人,但是合作的基礎就是了解。如果不了解,又如何合作呢?

相比小說《三國演義》,現實倒是少了些一波三折,劉備把諸葛亮叫到跟前說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句話裡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肯定諸葛亮的才能,劉備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這句話說明了什麼?諸葛亮不是将才,也不是帥才,而是君才,是個當老闆的材料。

有人說,這是劉備說謊的。我認為不是,這可能是劉備的真心話。這些年來,諸葛亮确實被黑的發亮,但是從人品和才能上看,他确實是極其出衆的。

有朋友肯定以為隻有假話可以試探人心,其實不是,真話也可以試探,而且效果非常好。劉備這個人之是以人緣極好,是因為他能說真話就一定不說假話。

縱橫史話: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中,到底有沒有想害諸葛亮?

第二層,劉備給諸葛亮出了一道選擇題“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認為劉備是在說謊,阿信覺得,這也是真話。這件事,其實對劉備有知遇之恩的陶謙也做過。生逢三國,有能者居之,這很正常。

如果諸葛亮想自立山頭,對劉禅或許也是好處。鬼谷子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正因為有這句話,鬼谷子足以被稱為頂級智者,他說“智者達于數,明于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明人不說暗話,不要欺騙聰明人,要待以真誠。可以把道理說清楚,讓他立功。

阿信覺得,這句話幾乎就是給劉備寫的,他的人緣那麼好,不是因為他有多臉厚心黑,反而是因為真誠坦率。是以,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極可能是真心話。

當然,以劉備對諸葛亮的了解,諸葛亮是不會“自取”的,因為他斷定諸葛亮是智者。

縱橫史話: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中,到底有沒有想害諸葛亮?

說到這裡,阿信對劉備幾乎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人被嚴重低估了。看人是一等,用人是一等,說話也是一等。彼時的劉備已經交出了自己的真誠,注意,這個真誠是沒有引号的。這就是在告訴諸葛亮:我對你是真誠的,希望你也說真話。

多說一句,彼時蜀國經曆了夷陵之戰,滿地蕭條,苟延殘喘。益州和荊州勢力都在觀望,各自心懷鬼胎。如果沒有劉備坐鎮,憑劉禅的能力極可能壓不住。換句話說,即便諸葛亮不取,也有别人取。

除非諸葛亮能盡心盡力輔佐。

劉備的這句話用鬼谷子的話說叫“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跟别人開誠布公,坦白實情,目的是與别人同情。注意,之是以劉備能夠如此真誠,是因為他對諸葛亮是足夠了解的,真誠隻給對的人。反之,在“青梅煮酒”事件中,他顯現出了比曹操更為狡猾的一面。

諸葛亮果然沒讓人失望,回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是虛僞的,被劉備身邊埋伏的三百“刀斧手”給吓的。如果這麼想,就确實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嚴重低估了諸葛亮的智商。我們看待一個人到底有沒有說謊,往往要“聽其言而觀其行”,曆史證明,諸葛亮确實是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輔佐劉家。

更是低估了劉備,兩面三刀的事情對于諸葛亮這樣的聰明人實在是太簡單了,莫非好事者是認為諸葛亮不如你我聰明,不會說謊嗎?劉備确實是想了解諸葛亮的真實想法,是以才用真誠深知了“白帝城托孤”事件。劉備甚至諸葛亮是聰明人,與其耍手段戲弄,不如真誠收買。

有時候,真誠也是一種套路。有時候,真話比謊言更有說服力

知道諸葛亮真實想法後,劉備叫出了劉禅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你以為劉備是說謊的嗎?你以為劉禅也當成耳旁風了嗎?

事實上,劉禅後來确實改稱諸葛亮為“相父”。你以為這是阿信瞎猜的嗎?其實《三國志》就是這麼評價劉備的: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翻譯過來就是:

劉備氣量大度寬厚,對待他人有漢高祖的風範,英雄的器量才能。把全國全部托付于諸葛亮,沒有别的心思,然而君臣都為公,古往今來的盛況。“白帝城托孤”中的劉備和諸葛亮,正如卡萊爾說的:

唯有真誠者才能識别真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