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楊光輝

旁海鎮境内的大部分婦女都是刺繡錦繡能手,服飾花樣也各具特色,尤以女裝最為絢麗多彩。其服飾多以紫紅色為基調,上裝刺繡圖案有人、畜和花、鳥、蟲、魚等,錦繡織花鑲邊,下裝錦繡着赤、橙、黃、綠、青、藍、紫相間色彩的百褶裙。盛裝嵌銀片,吊銀鈴,頭戴“牛角”形銀冠,頸戴銀質項圈、銀項鍊;翁項片區和地午片區的婦女着便裝時,戴大木梳,頭绾結發鬓,插銀簪,搭絆白、紅色長方形頭帕,耳垂穿孔嵌戴大圈銀耳柱,身穿内白外素衣或素花衣,下着素裙長過膝蓋,腳履紗襪布鞋。盛裝時,頭飾為銀泡頭帕或戴銀質冠花,戴銀項圈、銀項鍊,手腕戴銀手圈,手指戴戒指,身着銀泡白襯藍衣或暗紅底色的刺繡外衣。

【文化】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旁海鎮境内的少女,一般在七八歲時就跟母親或姨娘學刺繡,十來歲時學刺繡、錦繡、堆繡、打仔繡等,各自制作預備嫁妝,個個都是繡娘。旁海鎮現有省級刺繡錦繡傳承人1人;州級刺繡錦繡傳承人有吳秀英、楊秀芝、李精英等3人;縣(市)級刺繡錦繡傳承人有楊吉言、潘愛生、潘歐穩、潘齊英、楊通美、潘家英、張哈貓、潘哈普、張乃常、潘小琴、吳家秀、甘鑫、潘興花、潘克豔等14人;市級苗族古歌傳承人有顧明芝、楊正科等2人;旁海苗族唯舞文藝隊12人榮獲苗族闆凳舞、服飾、苗繡、飛歌、情歌、酒歌項目(團體)傳承人。擷取非遺項目證書21本,傳承人數33人。旁海鎮是凱裡市刺繡錦繡傳承人數量最多的鄉鎮,素有“繡娘之鄉”的美稱。

【文化】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旁海苗族刺繡、挑花繡、堆繡技藝是指用針把有不同顔色的線在同一顔色的布或其他不同色彩的布剪疊成細小塊疊繡在同一底布上,形成人們喜歡的民族特色圖案。圖案紋樣來源:一是大自然:如日、月、山、水、雲彩等;二是苗族的圖騰物:如蝴蝶媽媽、楓香樹、水牛、龍、獅子、等;三是在生産和生活中撷取的吉祥物圖案:如銅鼓、蘆笙、花、鳥、蟲、魚、花、草、果、射線等。經過抽象簡化變形處理,顯得誇張、生動、傳神,抑或取其特點鮮明的部位,如頭、角、足、爪、眼睛、毛翅等,以象征動、植物本身。圖案自然流暢,結構嚴謹、工整對稱,集立體感、靈動感和統一感為一體。以和諧、大方、美感著稱。

苗族刺繡的一溝一角都講究工整性和統一性,處理菱角和凸凹非常考究。線條流暢,粗細有緻,圓圖大小協調,外線與内線之間距離和諧,看上去織出的花紋是拐角或者是一條流暢的紋線,抑或是一條流暢而工整的花樣。實作點、線、面、角的有機統一。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較好的裝飾效果。

【文化】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王金花2010年12月榮獲進階工藝師職稱,2015年12月獲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王金花的作品《百鳥朝鳳》榮獲省級特等獎,獎金10000元。被《凱裡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聘為教師講學授課。吳秀英2015年6月2日榮獲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2016年12月獲獲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号;常受聘外出講課傳授刺繡技藝。楊吉言2012年4月獲得市級苗繡傳承人,獲得貴州省工藝美術師職稱。2015年12月,她的一件苗服和兩卷錦繡布被凱裡市非遺中心以14000元收展于凱裡博物館。2016年她的一件苗服和幾件刺繡作品被一位杭州老闆以18000元買去裝飾大酒店。其他傳承人和繡娘的繡品都受到外來客商的喜愛和青睐,常有客商來登門收購。刺繡、錦繡品的生産,為振興農村經濟和脫貧緻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文化】苗族刺繡之鄉——凱裡市旁海鎮

作者簡介:楊光輝,男,苗名xiongt dangf ,1958年12月生于旁海鎮岔河村。大學大學,文學、法學專業,中共黨員。系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黔東南日報》特約記者、凱裡市苗學會理事等等。

總編:楊光明

編輯:彭銮炎 胡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