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杨光辉

旁海镇境内的大部分妇女都是刺绣锦绣能手,服饰花样也各具特色,尤以女装最为绚丽多彩。其服饰多以紫红色为基调,上装刺绣图案有人、畜和花、鸟、虫、鱼等,锦绣织花镶边,下装锦绣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相间色彩的百褶裙。盛装嵌银片,吊银铃,头戴“牛角”形银冠,颈戴银质项圈、银项链;翁项片区和地午片区的妇女着便装时,戴大木梳,头绾结发鬓,插银簪,搭绊白、红色长方形头帕,耳垂穿孔嵌戴大圈银耳柱,身穿内白外素衣或素花衣,下着素裙长过膝盖,脚履纱袜布鞋。盛装时,头饰为银泡头帕或戴银质冠花,戴银项圈、银项链,手腕戴银手圈,手指戴戒指,身着银泡白衬蓝衣或暗红底色的刺绣外衣。

【文化】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旁海镇境内的少女,一般在七八岁时就跟母亲或姨娘学刺绣,十来岁时学刺绣、锦绣、堆绣、打仔绣等,各自制作预备嫁妆,个个都是绣娘。旁海镇现有省级刺绣锦绣传承人1人;州级刺绣锦绣传承人有吴秀英、杨秀芝、李精英等3人;县(市)级刺绣锦绣传承人有杨吉言、潘爱生、潘欧稳、潘齐英、杨通美、潘家英、张哈猫、潘哈普、张乃常、潘小琴、吴家秀、甘鑫、潘兴花、潘克艳等14人;市级苗族古歌传承人有顾明芝、杨正科等2人;旁海苗族唯舞文艺队12人荣获苗族板凳舞、服饰、苗绣、飞歌、情歌、酒歌项目(团体)传承人。获取非遗项目证书21本,传承人数33人。旁海镇是凯里市刺绣锦绣传承人数量最多的乡镇,素有“绣娘之乡”的美称。

【文化】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旁海苗族刺绣、挑花绣、堆绣技艺是指用针把有不同颜色的线在同一颜色的布或其他不同色彩的布剪叠成细小块叠绣在同一底布上,形成人们喜欢的民族特色图案。图案纹样来源:一是大自然:如日、月、山、水、云彩等;二是苗族的图腾物:如蝴蝶妈妈、枫香树、水牛、龙、狮子、等;三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撷取的吉祥物图案:如铜鼓、芦笙、花、鸟、虫、鱼、花、草、果、射线等。经过抽象简化变形处理,显得夸张、生动、传神,抑或取其特点鲜明的部位,如头、角、足、爪、眼睛、毛翅等,以象征动、植物本身。图案自然流畅,结构严谨、工整对称,集立体感、灵动感和统一感为一体。以和谐、大方、美感著称。

苗族刺绣的一沟一角都讲究工整性和统一性,处理菱角和凸凹非常考究。线条流畅,粗细有致,圆图大小协调,外线与内线之间距离和谐,看上去织出的花纹是拐角或者是一条流畅的纹线,抑或是一条流畅而工整的花样。实现点、线、面、角的有机统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较好的装饰效果。

【文化】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王金花2010年12月荣获高级工艺师职称,2015年12月获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王金花的作品《百鸟朝凤》荣获省级特等奖,奖金10000元。被《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师讲学授课。吴秀英2015年6月2日荣获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2月获获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常受聘外出讲课传授刺绣技艺。杨吉言2012年4月获得市级苗绣传承人,获得贵州省工艺美术师职称。2015年12月,她的一件苗服和两卷锦绣布被凯里市非遗中心以14000元收展于凯里博物馆。2016年她的一件苗服和几件刺绣作品被一位杭州老板以18000元买去装饰大酒店。其他传承人和绣娘的绣品都受到外来客商的喜爱和青睐,常有客商来登门收购。刺绣、锦绣品的生产,为振兴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苗族刺绣之乡——凯里市旁海镇

作者简介:杨光辉,男,苗名xiongt dangf ,1958年12月生于旁海镇岔河村。大学本科,文学、法学专业,中共党员。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黔东南日报》特约记者、凯里市苗学会理事等等。

总编:杨光明

编辑:彭銮炎 胡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