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作者:南海网

编者按: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日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了2023年度“十佳人才”奖获奖人才表彰活动。在琼中加快建设“一县三城五地”和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绿色高地”中,有着这样一群优秀人才,他(她)们在各自领域里脚踏实地、守正创新、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特别策划开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度“十佳人才”专题系列报道,展示琼中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弘扬奋进风采。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针线在布缝里穿梭,一个个或简洁或复杂的图案跃然而出,苗族群众正是通过刺绣的方式,将自然万物、民族历史绣在服饰上。苗绣不仅工艺精美,更是历史神话、民俗风情等丰富文化元素的体现。

南海工匠、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海金,四十年来始终致力于传承发展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带动当地探索苗族刺绣蜡染美物产业化发展。她有一个心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含有苗族元素的传统刺绣蜡染作品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潘頔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赵海金在工艺坊门前制作苗绣作品。记者 潘頔 摄

“刺、绣、蜡、染” 用心传承创造“穿在身上的史书”

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染料配方、制作流程等方面,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刺绣蜡染技艺不尽相同,且图案形式更加多样、花边处理更加复杂。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赵海金工艺坊内设计新颖的工艺品。记者 潘頔 摄

平滑的线条、细腻的针脚、传统的绣法、新颖的设计……走进赵海金工艺坊,随处可见精美装裱的绣品、设计新颖的背包、色彩鲜艳的头饰……每一件作品都精美绝伦。从小在苗乡长大,赵海金对苗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花鸟鱼虫,山川风貌,大自然的一切都能成为苗族刺绣蜡染创意的起点。”赵海金介绍,在苗族村落中,女孩们六岁之后,都要陆陆续续开始学习苗绣,刚开始从简单的围巾开始学着绣,到后来慢慢学会绣头巾、衣服,再学会蜡染。

赵海金是在12岁时跟外婆学习刺绣,不到四年的时间,她已经基本掌握刺绣蜡染技艺流程。在她的工艺坊,有几块被框裱起来的苗绣方巾,她介绍,上面绣着的有果树、红花、鸟儿、鱼、大力神等多种图案,正反面都看不到线头的痕迹。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赵海金工艺坊内设计新颖的工艺品。记者 潘頔 摄

蜡染是个耗时耗力的活儿,看似简单的蜡染图案背后,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情怀。赵海金至今记得,小时候母亲做蜡染时,自己都会在一旁观看学习,不时还会让她搭把手。

带着对蜡染根脉的孜孜探求,赵海金从传统中自创了一套独特的绘画技艺,还对绣法、图案和色彩进行了大胆创新,让蜡染不再局限于服饰上,还被挖掘出了更多潜能。蜡染钱包、蜡染发圈、蜡染工艺图......在赵海金的巧手中,这一民族特色技艺产生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苗绣色彩绚丽、纹样生动,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苗族女性在刺绣的过程中,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和精神寄托,都绣在了苗绣作品中。我在刺绣技法上由传统的单面发展创新了双面绣,在染布技艺上加以改良,染出的布颜色更为浓郁、持久。”赵海金说。

发挥“传帮带”让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代代相传

“以前村里人穿的衣服基本上靠妇女染布绣制,自己家不绣就没有衣服可穿,所以苗家女儿个个都会苗绣。”赵海金说,现在交通发达,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渐渐地村子里会苗绣的人越来越少,必须加紧保护传承,尤其是要把它传给下一代。

2022年时,她成立了赵海金苗绣蜡染工艺坊,通过“技能培训”方式对喜欢苗绣的人群进行培训。在她的工艺坊,还能够看到专门用来放置绣布的竹篓,里面装着的是赵海金从各地培训后收回来的绣片。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赵海金展示收集的绣片。记者 潘頔 摄

近三年来的时间里,她通过各类“传帮带”活动,累计开展了40余期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培训班,耐心传授学员们苗族服饰的制作技艺。令赵海金欣慰的是,有的学员在初次接触苗绣后,便产生浓厚兴趣,一直跟着她学习更为复杂的双面绣。

近年来,赵海金先后参加多场文博会、广交会等展会,也多次带着自己的苗绣作品对外展示。虽然她的苗绣作品技艺收获了无数的赞美声,但她认为苗绣要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很多人看了我们的东西都叹为观止,但他们又觉得这些带有苗族元素的衣服、头巾不适合日常穿戴。”赵海金选择在颜色、刺绣图案设计上做减法。

抛去边角料,挖出苗族刺绣文化的内核元素,用一两种最具代表性的颜色来设计,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简洁明了的特色,强调了“留白”,更符合现在市场审美需求。

在赵海金看来,传统苗绣要与时俱进才能焕发生机。她的想法是活化、更新苗绣这些老工艺,让它们易于搭配、使用和保存,更好地融入当下的生活方式,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随着琼中旅游资源的出圈,文旅融合发展让苗绣焕发新的生机。苗绣既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也是滴滴汗水的呈现,“重工”的苗绣成为现代人OOTD的点睛之笔,她始终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能让苗绣走上更大的舞台。

琼中十佳人才 | 苗族刺绣蜡染“守艺人”赵海金:四十年坚守传承初心

赵海金展示自己的聘书。记者 潘頔 摄

前不久,赵海金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担任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的校外苗绣辅导老师。虽然家离学校路程较远,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这次的教学任务是传授苗族传统文化的,我感觉自己义不容辞,希望孩子们能够把苗族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赵海金动情地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