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女人不論什麼年紀,都希望有個溫暖的家庭,身邊有個貼心的人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彼此作伴,一起經曆風風雨雨。

最近一檔老年相親節目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看完節目後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過了70歲的女人還想找男人?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人,到底是什麼心理?聽完這三個70歲的女人說的大實話,你就明白了。

朱阿姨自從丈夫去世了以後,自己一個人在家感到十分孤獨,感覺生活度日如年一般難熬。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她看着鄰居秦大媽的生活就很幸福,羨慕秦大媽在自己丈夫去世以後找了一個後老伴兒,現在兩個人每天有說有笑的生活十分幸福。

韓阿姨的丈夫在前幾年得了癌症去世了。自己現在搬到兒子家跟兒媳、孫子生活在一起。

但是由于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不太相同,經常有些小沖突産生,現在兒子在家住着,心裡也不安頓。現在想找個老伴,有個依靠,搬出兒子家,别給孩子再添負擔了。

張大媽家住農村,丈夫前幾年生病去世了。現在生活沒什麼問題,兒女也都很孝順自己,每個月都給自己打生活費。但是自己年紀大了,也沒什麼花錢的用處。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兒女在外生活也不能經常來看自己,現在自己就希望能找個老伴兒說說話,倆人在一起也有點事做能打發時間。

這三位70歲的女性他們對于另一半的訴求非常合理,老人們的情感需求也引起了人們的輿論,以及反映出的心理學方面的問題。

老年人也有同樣的需求

日本的一位小說家渡邊淳在自己的小說中描述了三位女性的需求,由此延伸到對社會現象的探索。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在小說裡講述了在養老院的老年愛情故事,通過小說向人們反應出老年人同樣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

老年人和年輕人都一樣,他們在情感方面同樣有着正常的生理需求。他們也需要傾聽和陪伴。在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式的養老院裡,老人們能夠獲得情感方面需求的滿足。

老年群體也有着鮮明的特點,比如老年女性喜歡跳舞、唱歌等群體性活動,而老年男性則喜歡下棋、遛彎等獨處的習慣。

相比于老年男性,老年女性思維更活躍,思想也比較開放。老年女性生活方面更加獨立,能夠兼顧家庭和子女,老年男性生活上更加依賴另一半的照顧。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在生活中現象中,當一對老年夫婦,如果妻子先離世,丈夫則很久不能适應過來,甚至出現精神萎靡的情況。而丈夫現在去世,妻子可以很快找到下一任老伴。

這也反映出一些社會現象,比如年輕夫妻中妻子都會聽從丈夫的話,而到了老年,丈夫開始更加依賴妻子。

幸福論

渡邊淳的小說也從側面論證了心理學中的幸福論,即人們幸福感是通過建立人生目标和親密關系中獲得的。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在丈夫在老年失去了人生目标以後,将會依賴妻子的親密關系,如果失去了妻子就失去了幸福感的來源。

由此可以得出,上面三位70歲的女性她們的情感需求是合理又正常的。

如果這些女性能夠擁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她們生命中親密關系的占比會降低,将不會依賴親密感擷取幸福的感受。

但是70歲以後的女性很少有事業目标,是以親密關系成為她們的最大訴求。

要想擺脫這種困擾,不僅靠老年人自己努力,也需要社會和大家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環境。許多老年人經常抱着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學不了東西的思維生活。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這樣也會阻礙自己的發展,老年人同樣需要繼續學習,這裡的學習是廣義上的學習。

不能否定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老年人和年輕群體一樣可以追求情感需求的滿足,也希望大家能夠正視這個現象,不要用自己狹隘的思想去定義老年人的生活。

親密關系也是人們在社會發展中緊密連接配接彼此的紐帶。老年人可以活得更加自我,追求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

我們不能否定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也希望人們能夠更加包容,了解老年人。

那些過了70歲還想找男人的女性,到底是什麼心理?答案很明顯

70歲以後的老年人,他們已經對物質沒有過高的需求,他們的子女已經成人,不用自己照顧。

老年人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擁有活力,也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滿足。

随着我們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相信人們可以對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