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看待胡偉武稱華為晶片能成功,是因為做晶片的門檻很低?

千萬不要誤解了胡偉武的說法,他并沒有說華為晶片成功是因為門檻很低。他的原話的意思是,未來做內建電路企業有兩類:一類是垂直型的系統企業,另一類是平台晶片企業。垂直類容易做成,是因為門檻低。并列舉了華為、阿裡,但這裡并沒有說華為晶片成功是因為門檻低。

如何看待胡偉武稱華為晶片能成功,是因為做晶片的門檻很低?

1、做成和成功是兩個概念

胡偉武是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深知內建電路的艱難,怎麼會說華為晶片成功是因為門檻低呢?聰明的人稍微想一想也能明白。胡懂在話裡說的是“做成”,而題主這裡把它換成了“成功”。這兩個概念其實是有很大差别的:

、做成

做成是指你能做出一個晶片來,但這個晶片在市面上有沒有競争力,能不能賣出去是完全不管的。在胡懂的原話中還做了詳細說明,它談的做成是指,你可以花錢找ARM購買IP核;也可以找其他廠商買各種接口的IP核;還可以花錢找設計公司幫你将這些IP核拼裝起來;最後再找台積電等企業幫你代工生産;就好比拼樂高積木一樣。但這樣并不代表成功,隻能算是可用,可以和自己的應用結合起來用。

、成功

成功的概念對每一個人、每個企業有所不同。有些人覺得賺到了錢就算成功,有些人覺得新品啊成功需要能夠在市場占據一定的定位。胡董在談話中提到平台類企業時,就提到了壁壘是最重要的。這裡的壁壘其實就可以算是一個成功,你可以了解為:你做晶片要能夠形成自己的壁壘才算是成功。同時,胡懂在解釋壁壘時,也專門提到了三個門檻。其中第一個門檻說的就是晶片本身很難做,專門提到高端通用;第二門檻是晶片的系列化和配套化;第三個門檻是軟體生态;

如何看待胡偉武稱華為晶片能成功,是因為做晶片的門檻很低?

2、華為算“做成”還是“成功”

華為晶片算做成還是算成功,我覺得算是很成功的。它至少突破了第一個門檻,因為它的麒麟晶片已經做到了高端通用,性能甚至超過高通。在第二個門檻上,華為也算是做到了部分系列化。它不僅做手機晶片、也做交換機和路由器晶片、還做通信基站和物聯網晶片。在第三個門檻是軟體生态,華為也在積極突破。谷歌不讓華為用GMS,華為就打造了自己的HMS。現在華為更是研發了鴻蒙系統作為将來的萬物互聯的系統。從胡懂提的這三個方面來看,華為算是很成功的。

聽到華為算是成功,有些反對的聲音就會說,那為什麼美國還是可以卡住它的脖子。其實,也很容易了解。華為能夠形成自己的壁壘,但畢竟是 年輕 的壁壘。美國及西方國家已經形成壁壘幾十年了,他們的制造的技術壁壘比華為更深得多。華為希望形成自己的體系、自己的生态。美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才想方設法希望把華為生态扼殺在搖籃裡。這也從另外一面佐證了華為的成功。

如何看待胡偉武稱華為晶片能成功,是因為做晶片的門檻很低?

3、內建電路門檻到底高不高

胡懂說的門檻不高,其實是針對資本作用下的總內建公司。什麼都花錢買,沒有太多自己的技術壁壘。而真正能夠形成技術壁壘的內建電路門檻還是很高的。除了胡懂提到的三個門檻外,還包括了各個領域的産業鍊生态。華為之是以被卡脖子也是被卡在産業鍊上,中芯國際被卡脖子也是被卡在産業鍊上。下面羅列幾個産業鍊上的門檻:

、ARM、X86架構:這些架構是西方國家先研究出來的,裡面的指令集也是他們先設計出來的,他們已經申請了專利保護。這是目前計算機體系下無法繞開的門檻,你要使用這些架構就得獲得授權。當然,現在國外開源了一個RISC-V的項目,中國很多企業也在大力參與。畢竟開源項目限制性小很多。

、光刻機:它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晶片代工的核心裝置,尤其是高端的EUV光刻機。它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制造得出來的,它包含超過10萬個超級精密的零部件,需要全球很多頂尖公司共同合作才能制造出來。ASML早已經和全球上遊各大供應商以及下遊各大晶片代工廠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态,基本壟斷了高端的EUV光刻機。

、半導體材料:它也是晶片制造的必需品,主要包括有掩模/光罩、光刻膠、光刻膠顯影液、熔劑、剝離劑等等材料。主要壟斷在美國泛林、日本東京電子等材料供應商手中。

如何看待胡偉武稱華為晶片能成功,是因為做晶片的門檻很低?

總結

總之,胡總談到的做成門檻很低,是指花錢買買買的節奏,當然前提也是對方願意賣才行。而真正的做晶片的門檻,還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高端晶片。華為晶片不是簡單地做成,而是要成功。但因為西方多年的技術壁壘和産業鍊壁壘,導緻華為新生的體系被卡脖子了。不過,我相信随着中國國産化程序的不斷推動,我們終究有一天會成功突破西方的壁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