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文/紀布

話說,對古代戰争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句話非常熟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行軍打仗最最基礎的。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想要打勝仗,那麼就要一鼓作氣直接将敵人解決,以除後患。否則,敵人一旦“緩過來”,那麼己方一定會遭受更猛烈的報複。

當然,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凡事無絕對”。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在不知對方虛實的時候,那就不能蠻幹了,這就得去探一探敵人的虛實,然後再制定相應的作戰方案。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滿清時期,曾有一支部隊,在某次戰役中,他們将敵人困于山頂。此時他們占有絕對優勢,但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讓一隻狗上山“探路”,當狗傳回後,他們就即刻退兵了。

這是為何呢?大家都知道,滿清後期一直處于動蕩狀态,當局更是貪腐無能,百姓民不聊生,起義接連不斷。最有名的則是“太平天國運動”,眼瞅着太平天國逐漸壯大,嚴重威脅當局的地位,于是,他們就派清軍去武力鎮壓。在太平軍中,有一個名為陳玉成的頭領,老大洪秀全對其非常器重。

熟知曆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天平天國的老大洪秀全是“泥腿子”出身,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雖然是個農民,但其就是憑着自己能力魄力,從滿清的搶下了半壁江山,這一點,大家不服不行。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洪秀全從大局出發,制定了一套詳細的發展與戰鬥計劃,可是陳玉成完全不聽,辦事兒都是任由自己的性子來做,完全不聽從自己老大的話。

陳玉成腦子一熱,不打招呼直接自己領兵去了浙江,這樣一來,洪秀全的“計劃”完全被打亂。可想而知,陳玉成受挫,又想要按照洪秀全的方案來執行計劃,可為時已晚。沒辦法,陳玉成改走安慶路線去支援。

可是,讓陳玉成未曾預料到的是,駐防在安慶地帶的部隊是清軍主力軍,而且戰鬥力比一般部隊強悍很多。陳玉成這次算是栽了,被清軍斷了退路,最後不得不率領殘部退守一個山頭。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于是,清軍就圍山,也不主動攻擊(主要還是這個山太大了),倘若冒失搜山,費時費力,還可能會遭遇到陳玉成埋伏。是以他們就采用了圍山的辦法。

之後,清軍又玩了一出好戲,讓一隻饑餓許久的惡狗上山探虛實,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天平軍是否斷糧了。說到這裡,明眼人肯定知道清軍的算盤是如何打得。

倘若這隻狗沒有回來(被吃了)或者是餓着肚子傳回,則可以證明陳玉成及其殘部已經斷糧許久,那麼清軍就可以繼續圍山,将這夥亂黨活活餓死在這裡。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當這隻饑餓許久的惡狗上到山上以後,就被已多日未曾飲食的士兵們抓到了,送到最終的肉怎能不吃?于是士兵們很開心地準備殺狗炖湯吃肉充饑。

正當士兵們準備落刀殺狗的時候,陳玉成一腳将那個準備殺狗的士兵踹飛,并叫罵道:是不是都不想活了?清軍哪有那麼好心請大家吃肉,這隻狗就是“催命符”殺不得!大家趕緊拿一些能吃的東西出來,把這隻狗喂飽了,然後放回去,大家都能活命。

士兵們眼看到了嘴裡的狗肉跑了,有人不樂意了,吼道:咱們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為何還要為這隻牲畜?作為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老兵,陳玉成斬釘截鐵地吼道:趕緊把狗喂飽了,這樣咱們大家都能活命,至于為啥,你們會知道的。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陳玉成有威望,士兵們不得不服從指令。于是,士兵們非常不舍地将他們最後的一點救命糧全都喂了狗,并把狗子喂得飽飽的,惡狗吃飽了也不兇了,搖搖尾巴就下山了。

當狗子回到清軍營地後,清軍頭領看到這隻狗吃得那麼飽,和之前完全判若兩狗,就誤認為山上的天平軍依然糧草充足,随後,清軍就撤兵了。

陳玉成所部化險為夷,靈活地将這次危機化解了。之後,也許是陳玉成命已注定要亡,最終還是在别的地方被清軍拿下并當中處決。

部隊斷糧困于山頭,敵軍放餓狗前去試探,老兵:把狗喂飽咱都能活

本文參考資料:《中華通史》,《陳玉成傳》,《太平天國》,《欲望是把雙刃劍太平天國的人性透視》,《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陳玉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