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通鑒之十:田和的革命

讀通鑒之十:田和的革命

在威烈王以韓趙魏為諸侯的十七年後,周安王又立篡了齊國君權的田和為諸侯。

齊國本是 周功臣呂尚的封國在今山東北部地區。春秋時期,齊國逐漸強大,擴充領土,成為東方大國,桓公時,任用賢臣管仲,曾稱霸諸侯。然而成功後日益驕矜,晚年時更是昏聩,任用小人,緻齊國之亂,霸權喪失,自此再也沒有中興。三十二傳至康公時,亡于田氏。

田和的先祖是田敬仲完,也稱陳完,是陳厲公的兒子。前七〇五年,陳完出生。是時,周太史經過陳國,厲公請太史為兒子算一卦,得到的卦象是觀卦變否卦,周太史解釋說,這個孩子很有大處,但什麼時候光大還看不透,或許是陳國,或許是在别的國家,也可能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後代。如果是其他國家,那大概是姜姓國家。這樣說了一通,陳厲公也不是很明白。

前六九九年,陳厲公的侄子、其兄陳桓公鮑的少子妫林因不滿于父(陳桓公鮑)兄(太子免)被殺,做了個局派人殺了陳厲公,自立為陳莊公。莊公并沒有難為陳完,放過了他,還讓他作陳國大夫。

前六九三年,陳莊公去世,其弟杵臼繼位,史稱陳宣公。晚年的陳宣公立寵妃之子禦寇為太子。禦寇認公子完賢能,與之交好。宣公以為他們密謀不軌,就殺死了太子禦寇。公子完擔心會禍及己身,于是攜家帶眷投奔到了齊國避禍。

讀通鑒之十:田和的革命

齊桓公

齊桓公想讓陳完做卿,陳完說:“我作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勞苦之役,就是大恩惠了,我不敢擔任高官。”桓公就讓他做工正之官。齊大夫齊懿仲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陳完,先算一卦,卦辭說:“是謂鳳皇于蜚,和鳴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意思是夫妻好比雄雌鳳凰雙雙飛翔,鳴叫應和響亮清脆。妫姓的後人,将在姜姓之國蕃育昌盛。五代以後就将發達,地位與正卿并駕齊驅。八代以後,無人能與之相比。遂将女兒許給了陳完。

這時候,齊桓公已立十四年。桓公令其作百工長。五傳至田乞,事齊景公,收賦稅,大鬥出,小鬥進,很籠絡了一些民心。晏嬰曾告誡景公,小心田乞,景公不聽,放之任之。晏嬰使晉,私語叔向說,齊國之政早晚要歸于田氏啊。

自田乞始,成子田常、襄子田盤、莊子田白一直把持着國政。莊子田白死,子田和繼位,稱太公,相齊宣公。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呂貸立。呂貸好色不好德,更好酒,日耽于酒色之間,懶得聽政。田太公遂将呂貸弄到一個濱海小城裡幽禁起來,祭祀其祖先。

讀通鑒之十:田和的革命

田和

第三年,田太公約會魏文侯于濁澤(山西運城東南),說自己也想成為諸侯,請文侯幫忙。文侯想起自己的經曆,表示同情,就遣使報告周天子和各路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

周天子答應了。公元前三八六年,安王立田和為諸侯。次年,田和薨,其孫午立,也稱齊桓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曲沃武公,到韓趙魏,到田和,他們從一介平民,經過奮鬥、争取,不管手段正當不正當,終于位列諸侯,參與了末世的這場兼并大戰。誠如後來的布衣陳涉所說: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如項羽所說:彼可取而代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