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乾隆皇帝83歲萬壽之時,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曾前來中國通路。乾隆皇帝在熱情招待之下,還邀請使者們觀看了一出大戲。幾百年來,這場大戲的内容一直是個謎團,直至後來,經過專家的研究,最終才将其破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18世紀時期,英國發起了著名的“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工業生産由工廠手工業成功過渡到機器大工業階段。蒸汽機的動力,開始帶動歐洲工業飛速發展,繼而令英國迅速繁盛起來。為了能夠令經濟貿易更具活力,英國女王将眼光放到了神秘的東方,并于1792年9月26日認命馬戛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正式踏上遠洋輪船通路中國。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經過一年左右的航行,馬戛爾尼一行人順利抵達天津,并受到了直隸總督梁肯堂的熱情款待。在此之後,經過官方層層彙報,馬戛爾尼使團被允許面見“聖天子”乾隆皇帝。

馬戛爾尼使團在抵達京城時,正值乾隆皇帝壽誕之日,抱着協商兩國通商談判目的的馬戛爾尼使團,被清廷上下美化成“仰慕天恩,不遠來朝”的蠻夷之邦,故此一向驕傲的乾隆皇帝,對接見英國使者也頗為熱情。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馬戛爾尼素來有記日記的習慣,在他的日記中曾描述過,乾隆皇帝命太監領着使團前去看了一出“啞劇”。這出“啞劇”非常奇怪,戲台上有不少人物在咿咿呀呀唱着“歌”,之後各種由人裝扮的陸地動物與海洋動物齊出,又是獻花又是噴水,簡直好看極了。在馬戛爾尼看來,這應該是大地與海洋的結婚典禮,但是他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為何自己不遠萬裡的來到中國,中國皇帝卻帶自己看一場“古怪”的婚禮?

幾百年過後,馬戛爾尼通路中國之事再次被提起,他本人的日記手稿也被刊印成冊發行到了全世界。出于研究的需要,曆史學家們都曾閱讀過這本日記,日記中大多數事件都與清宮檔案記載吻合,唯獨這場“古怪”婚禮卻并沒有被清廷史官記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在翻閱清宮遺留存檔中,曆史專家們從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中,找到了幾本清代乾隆時期的大内戲譜。經過仔細的查閱,曆史專家們認為,馬戛爾尼在日記中所提到的“大地與海洋結婚”的戲曲,其實就是清宮廷劇中的《四海升平》。

《四海升平》是内廷慶典承應戲的戲種之一,是清代宮廷戲班子就馬戛爾尼使團出使大清特意編排的戲碼。在當時的清朝人看來,馬戛爾尼使團的到來,隻是仰慕大清國的物阜民豐,故此才前來恭謹朝貢。為了營造萬國來朝的鼎盛形象,戲班子才借助戲曲中的角色,将此次事件進行了肆意的美化。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四海升平》主要講述的是,文昌帝君及衆多星神前來向乾隆皇帝道賀,以此歌頌大清國之鼎盛,以及乾隆皇帝本人的豐功偉績。大戲初始之時,戲台上文昌帝君帶領星神一一進行表演,之後便是大地與海洋向人君獻禮。大地所獻寶貝有龍、象、虎、鷹、鴕鳥,以及橡樹、松樹等各種珍貴動植物。海洋所獻寶貝有鲸魚、船隻、珊瑚、蛤蚧珍珠等物,用以表達乾隆皇帝功績感動天地的景象。

可是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馬戛爾尼對于這一場歌頌大戲完全看不懂,甚至還覺得有些滑稽。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如此多的山精野怪及海洋生物齊聚一堂,又磕頭,又跪拜,完全類似于西方教堂之内的婚禮。

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帶他看“怪劇”是怎麼回事,專家最終破解謎圖

在曆史專家的揭秘之下,我們也能看出,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在此次東西方文化交彙的時刻,雙方隻是擦肩而過,并沒有産生太多的火花。也正是雙方之間的種種誤解,才埋下了大清國後來被遠遠甩在世界之後的禍根。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