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在武侯祠所寫下的這一千古名句,道盡了諸葛亮壯志未酬的悲涼,也讓後世的人們感受到了其中無盡的凄楚。諸葛亮27歲的時候還在南陽的隆中隐居,本來隻是想要苟全性命于亂世,并沒有想過在天下間揚名立萬,然而劉備多次前來,于是選擇了幫助劉備興複漢室。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在初次見面的時候,諸葛亮就與劉備縱論天下大勢,評論時代局勢的走向,并且幫助此時一窮二白的劉備,确立了當下以及将來的發展戰略與主要綱領,于是人到中年的劉備,這才真正不再迷茫,他們一起努力推進設定好的計劃,并且逐一實作。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隻是最後荊州的關羽并沒有北伐成功,反而失去了荊州,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又悍然向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慘遭大敗,耗去了蜀漢的大半元氣。諸葛亮接手以後慘淡經營,終于恢複了蜀漢的幾分元氣,又趁着曹魏換立繼承人的機會大舉出擊,一路上勢如破竹震動天下。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然而由于任用了馬谡去守街亭,而馬谡在守街亭的時候不聽将令,以至街亭失守,諸葛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第一次北伐,就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此後盡管多次北伐,卻也是已經無力回天,是以有人說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就是任用了馬谡守街亭,但其實并非如此。

諸葛亮一生中真正最大的敗筆,應該是培養了這3個錯誤的人:姜維、董厥和諸葛瞻。姜維是諸葛亮傾注心血培養的繼承人,諸葛亮在去世之前,還遺下計策讓馬岱殺掉了蜀漢軍中,聲望非常高同時也具有雄心的魏延,就是為了能夠讓姜維在軍中可以順利掌權。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而姜維在順利掌權以後,又多次發動了北伐戰争,盡管看似嬴了多次,但實際上并沒有取得真正的戰果,反而是讓原本就相對衰弱的蜀漢,變得更加衰弱,同時姜維在朝中并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以至于自己被吓得不敢回朝廷,盡管知道曹魏軍隊就要攻來,但是卻也無法可施。

姜維在得到曹魏軍隊偷襲的消息以後,立刻就派人給劉禅上了奏折,希望劉禅能夠在要害道路上派遣軍隊,隻要守住交通要道,曹軍就無法迅速勝利,然而劉禅卻在宦官黃皓的蠱惑下,并不理會姜維的上書,而是請了一堆“大仙”施法,最終蜀漢滅亡。

諸葛亮最大的敗筆,并非用馬谡守街亭,而是培養了3個錯誤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作用最大的自然就是劉禅與黃皓,不過姜維本人無力阻止,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姜維之是以無力阻止,則與董厥和諸葛瞻這兩個受到諸葛亮傾心培養的人,對于黃皓禍亂朝政的縱容有關,他們盡管知道黃皓對朝廷不利,但是卻不管不顧,最終讓蜀漢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

寫《三國志》的陳壽評價諸葛亮,說他治理國家的能力最強,治軍能力則确實要稍微次之,而觀人用人育人的能力則最差,可以說是形容得相當精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