酎金奪爵是西漢時期的一場政治事件,很多人認為這件事是小事,但實則不然,這件事是漢皇帝勝利的信号,同時是王侯失敗的标志,意味着漢中央與地方的博弈終于落下帷幕。雖然看似平靜不起波瀾,但實則驚心動魄。這件事背後涉及的博弈比較複雜,七國之亂、推恩令這一系列的事件都是為“酎金奪爵”鋪路。今天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漢朝能“酎金奪爵”,也看看這件事對曆史的影響有多大。

為什麼要“酎金奪爵”?
誅呂行動的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呂後為壓制王侯大肆封呂氏王,呂氏王的出現勢必會觸碰原本的利益體系,利益蛋糕就需要重新配置設定。為了避免利益受損,諸侯王選擇了“誅呂”。是以你會發現漢文帝很識相,在上位之後第一時間對這些功臣發賞賜。但是諸侯王“誅呂”這件事給漢文帝上了一課,今天他們為了利益“誅呂”,那他們會不會有一天選擇“誅劉”?中國人講究“吃一塹,長一智”,這句話對不對?這句話固然對,但不全對。因為很多時候往往你沒有試錯的機會,稍有差錯就很可能粉身碎骨,是以這句話應該這樣說:“聽一塹,長一智”。不要自己去試錯,要從曆史中吸取教訓。是以自漢文帝開始皇帝就開始着手打壓之王侯勢力,驅逐列侯出京、敲打周勃、廣封諸侯王。
漢文帝的手段比較柔和,但還是激起了諸侯王(濟北王)的叛亂。之後七國之亂(漢景帝時期的事)、淮南王與衡山王謀反(漢武帝時期的事)這些事都能證明在當時漢中央和地方諸侯的沖突愈演愈烈。而且與中央有沖突的不隻是地方諸侯王,列侯也同樣有沖突。漢景帝時期窦太後對漢景帝說:“皇後兄王信可侯也”,之後漢景帝就去找周亞夫商量,結果周亞夫拿“白馬盟約”回絕了皇帝。在周亞夫生前漢景帝都沒提過這事,但是周亞夫死後:“景帝乃封王信為蓋侯”。周亞夫就是軍功勢力中的重要成員,他敢拒絕皇帝,這就說明在當時軍功勢力影響非常大,大到皇帝都要照顧其面子。漢武帝時期這批列侯就成了惡龍,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對改革派下刀。建元元年漢武帝決定改革,但是遭到了列侯們的反對,列侯們紛紛推舉太皇太後(窦氏)為首,罷免了窦嬰、田蚡等人的職務。
南越叛亂時,齊相(蔔式)請命平叛。漢武帝覺得這事挺好的,可以利用此次機會加強中央集權,于是就去試探試探列侯。但是沒想到列侯“以百數,皆莫求從軍擊羌、越”,這可把漢武帝氣壞了,昔日的功臣變成了惡龍,此時列侯們就是不穩定因素。他們利用政治、經濟優勢大肆兼并土地,成為國家不穩定因素。這就是為什麼要“酎金奪爵”的原因,但是如果直接取消他們的待遇勢必會造成更壞的惡果。漢朝對此采取的措施是一步步削弱勢力,最後“酎金奪爵”。如果過早“酎金奪爵”,那麼就很有可能就成了“建文帝”。
“酎金奪爵”的過程
酎金奪爵之前漢王朝已經用一系列措施削弱了王侯勢力,其主要措施如下:
1:削弱諸侯王軍事、經濟實力
七國之亂時就已經嚴重削弱諸侯王軍事實力了,在任何時期都是“槍杆子出政權”,諸侯王軍事實力遭到嚴重的削弱,他還怎麼造反?在這種情況下諸侯王往往會選擇拉攏有軍事威望的列侯,然後再合謀奪權。明朝的靖難之役與七國之亂也有類似性,本質上都是地方藩王與朝廷的對抗。隻不過漢朝時期是中央戰勝了地方,而明朝是地方颠覆了中央。在削弱軍事實力的同時皇帝還削弱了地方藩王的經濟實力,有了錢才能招兵買馬,但是我把你的錢都收走了,你還拿什麼招兵買馬?不給錢,百姓憑什麼跟着你拼命?這兩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并沒有完全解決地方諸侯的問題,膠西王殺中央派遣的官吏就是一個例子。
2:削弱諸侯王的政治影響
漢朝初期是采用的“郡國并行制”,但是在七國之亂過後漢王朝強行推廣郡縣制,藩王的封底也必須把“郡縣制”貫徹到底。這一點就是加強群眾對朝廷的認可,避免群眾隻知有王不知有帝的情況出現。而且皇帝還收走了諸侯王的行政權、官員任命權、治民權,嚴格限制諸侯王建立小朝廷。
3:推恩令
七國之亂後仍舊有一些藩王實力強大,動辄占地千裡,而且還合縱對抗京師。為了避免情況惡化,漢武帝推廣了“推恩令”。其主要内容就是規定地方藩王必須将諸子封王,并且瓜分封地。在這種情況下封地越來越小,諸侯王越來越多。諸侯王雖然可以合縱,但畢竟都心懷鬼胎,很難掀起大風浪。
4:禁止諸侯王拉幫結夥
諸侯王沒了實力誰還有實力?列侯!列侯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而且漢武帝對列侯下手的時候無疑會激起列侯的不滿。為了避免這兩股勢力合在一起,漢武帝頒發了《左官法》、《附益阿黨法》。這兩條法律其實就是禁止官吏和諸侯王來往,而且嚴查諸侯王招賓客,從事非法聚會的行動。本質上就是在政治上孤立諸侯王,避免諸侯王和列侯合縱。
5:酎金奪爵
酎金奪爵内容很簡單,一句你的貢品不合格就奪取了100多個列侯的爵位。很多人看着漢武帝的操作很簡單,認為這就是小事,但事實上這件事非常敏感。漢武帝之是以能順利的酎金奪爵,那是因為之前做了一系列的政策,削弱諸侯王、避免諸侯王和列侯合縱、一步步削弱列侯的影響力、勢力等等。如果一開始貿然酎金奪爵,那麼勢必會導緻列侯們“誅劉”。政治從來沒有小事,酎金奪爵有着曆史的必然性、連續性,這件事隻是為上述事件畫一個句号罷了。
“酎金奪爵”的影響
1:王侯勢力大損
酎金奪爵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王侯勢力大損,這一點對百姓來說還是有積極作用的。以往百姓交稅還有諸侯王這一層中間商,但是酎金奪爵過後,百姓少交錢、政府得實惠,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對地方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更加鞏固漢朝的影響力,大一統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2:皇權更加集中
酎金奪爵之後皇權更加集中,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不會有外來勢力掣肘,皇帝的改革能推進到基層;壞處是宦官、外戚少了掣肘,外戚專權的局面頻繁上演。凡事都不好下定論,因為誰也摸不透曆史運作的軌迹。可以肯定的是在當時酎金奪爵确實避免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惡化,延長了國家的壽命。最明顯的就是漢王朝勝利了,而王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