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不入關是不可能的,他們做夢都想入關,從努爾哈赤建國開始,他們的夙願就是入主中原。假如清軍不入關,要麼以後被動挨打,要麼等着被吞并。最終會和蒙古、新疆、西藏一樣臣服于中原。但是,崛起的滿人當時處于打了雞血狀态,而明朝滅亡,農民軍内部又不穩,處于改朝換代時期。清軍如果在那時不進入中原,一旦中原安定,那麼以後基本沒有哪個可能了。是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不會像北宋和南宋,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其實,從秦始皇開始,國家統一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旦有野心,就會入侵中原,要想他們不入關,除非自身實力過硬。不然,會被打的屁股尿流。其實,從唐朝以後,中原國家已經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宋朝建國,在和遼國打了幾次仗以後,讓宋朝覺得遼國的戰鬥力很強,根本滅不了。當時的宋真宗都想過逃跑到南方,好在一幫大臣苦勸宋真宗才留下來。宋真宗時期,雙方都有勝負,遼國其實也有損失,但是宋朝求和心切,主動議和。宋朝議和就議和,但是每年還要向遼國繳納歲币,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從此,宋朝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後代皇帝也效仿,包括後來的金國圍攻汴京,宋欽宗也是主動求和,結果上了當,兩個皇帝同時被俘虜。
宋朝以後蒙古又崛起,直接把宋朝給滅了。蒙古滅了宋朝,又開了一個不好的頭。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打破了中原不可戰勝的神話。蒙元後來被明朝滅亡,但是殘餘勢力向北方逃跑,在漠北稱帝。雖然後來的藍玉又滅了北元,但是中亞還存在諸多蒙古部落勢力,是以很快卷土重來。尤其是瓦刺的崛起,在土木堡之戰當中,還俘虜了明朝皇帝可以說明朝朝野恐慌。自此明朝喪失了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壓倒性優勢,雖然說瓦刺最後瓦解。但是明朝是以由盛而衰,明朝的皇帝也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末年,由于政治腐敗,導緻農民起義,且北方的女真民族崛起,直接威脅了明朝的安全。當時,明朝對努爾哈赤的後金還有一些優勢,至少當時的努爾哈赤無法入關,包括他的兒子皇太極在位的時候,都無法進入山海關。但是,明朝内部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最終,明朝亡于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假如,清軍不入關。在當時可以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形成對峙,以當時李自成的力量應該不足以對方清軍。但是,李自成如果堅守山海關,清軍也是攻不進來的。假如,當時李自成穩定了國内大局,那麼在一兩代之内,可能會崛起,那麼最終可能出現北宋和金國那樣的局面。如果,李自成的後人有作為,也有可能統一北方。但是,從清朝順治入關,到乾隆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來看。中原王朝要想統一北方,除非再出現一個漢武帝和唐太宗這樣牛逼的人物,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談。有人也說了,曆史不容假設,如果真那樣,曆史真的會被改寫,且中國的格局也會大不一樣,總之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