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唐太宗都是中國曆史上傑出的皇帝,都對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二人處于不同的曆史時期,貢獻的大小無法比較,下面我們說一說二人的功績!
朱元璋是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樹頗多,特别是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還影響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漸趨完備。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除暴亂,拯救漢民族,平定天下,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恢複了中華,帶領華夏複興。他從天災人禍和饑寒交迫的鐘離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這條道路,不僅僅是為私人和某個階級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懷韬略,深謀遠慮,善于駕馭戰争,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采衆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将,強調将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于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内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谏,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曆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争中起着上司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曆史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于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