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濱是看着孫若微長大的,孫若微失去雙親後,被養父孫愚收養,在逃亡的過程中認識了年長她好幾歲的徐濱哥哥,徐濱不但才華橫溢,還成熟穩重,不但教會她讀書認字,還教會了她射箭騎馬,孫若微對徐濱既崇拜又萌發了少女心,但兩人當時也沒談兒女私情,一心隻想為父母報仇。

孫若微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跟着自己的徐濱哥哥一起坐船出海,因為徐濱曾是建文帝時期的大臣,有很多機會可以出差,這也成了孫若微日思夜盼的事情,不過因為報仇,也就斷了這個念想。
在複仇過程中認識了皇太孫朱瞻基,報仇計劃一再落空,當得知自己被漢王利用後,孫若微及時清醒過來,偶爾有機會可以見到殺父仇人朱棣,孫若微如期赴約,但是當親耳聽到朱棣對靖難有悔意的時候,她不但沒有殺朱棣,反而替他擋了一箭。
之後又安排朱棣見了朱允炆,本以為這事辦妥後,就可以和徐濱遠走高飛,但宮裡的大臣卻反對赦免3萬靖難遺孤,為了他們的生命,徐濱決定成全朱瞻基的婚事,讓孫若微嫁給他。
徐濱雖然心裡一直深愛着若微,但兩人的相處一直保持着君子之風,知道若微幫皇上擋箭後,他十分心疼,大罵孫若微是個傻孩子。徐濱喜歡若微,這裡面夾雜着兄長之情師生之情,甚至把若微當成小女孩,是以一直發乎情止乎禮。
說到底徐濱對感情實在是過于理智了,如果主動點,朱瞻基也無法趁虛而入,中途截走孫若微,第一次孫若微讓他帶她走,他十分為難,覺得自己事情沒辦妥,這讓孫若微徹底死心,後來那麼順利嫁給朱瞻基,也跟這事有關,嫁誰不是嫁。
孫若微當上皇妃後,又再次央求他帶她走,徐濱這次依然拒絕了她,甚至若微上來擁抱,他都倒退,難得一次辭行,很可能再也見不到,他卻生怕自己會對不起朱瞻基。
徐濱曾答應過朱瞻基,他在世的時候終生不履故土,後面他出走将近二十年,朱瞻基死後将近十年他才回來,一是消息滞後,二是女主是太後了沒必要去打擾,但是若微找了他十年,他知道躲不過,選擇入道放下斷了女主的念想。他回宮了,一聲太後,一聲貧道讓孫若微再次死心。
因為徐濱的理智,讓孫若微在皇家沉淪大半輩子,她早就想逃離這個窒息的地方,但是兒子朱祁鎮不争氣,後來還是徐濱申請當官去陪伴這個敗家子,最後能順利回京,也全靠徐濱,徐濱不但護了孫若微一生,還護了她兒子周全。
朱祁鎮不聽母親的勸告,奪回了皇位,還殺了于謙,這讓孫若微徹底崩潰,她唯一的一點希望都破滅了,是以給兒子留下臨終感言就斷了母子關系,讓朱祁鎮好好當他的皇帝,再也沒有人攔他了,孫太後此時一心求死。
直到徐濱說要帶她去海上,她才露出久違的微笑,她等這句話等了大半輩子,終于在臨終前聽到了,雖然最後坐船的鏡頭隻是一個夢境,但對若微來說,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