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徐滨是看着孙若微长大的,孙若微失去双亲后,被养父孙愚收养,在逃亡的过程中认识了年长她好几岁的徐滨哥哥,徐滨不但才华横溢,还成熟稳重,不但教会她读书认字,还教会了她射箭骑马,孙若微对徐滨既崇拜又萌发了少女心,但两人当时也没谈儿女私情,一心只想为父母报仇。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孙若微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跟着自己的徐滨哥哥一起坐船出海,因为徐滨曾是建文帝时期的大臣,有很多机会可以出差,这也成了孙若微日思夜盼的事情,不过因为报仇,也就断了这个念想。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在复仇过程中认识了皇太孙朱瞻基,报仇计划一再落空,当得知自己被汉王利用后,孙若微及时清醒过来,偶尔有机会可以见到杀父仇人朱棣,孙若微如期赴约,但是当亲耳听到朱棣对靖难有悔意的时候,她不但没有杀朱棣,反而替他挡了一箭。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之后又安排朱棣见了朱允炆,本以为这事办妥后,就可以和徐滨远走高飞,但宫里的大臣却反对赦免3万靖难遗孤,为了他们的生命,徐滨决定成全朱瞻基的婚事,让孙若微嫁给他。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徐滨虽然心里一直深爱着若微,但两人的相处一直保持着君子之风,知道若微帮皇上挡箭后,他十分心疼,大骂孙若微是个傻孩子。徐滨喜欢若微,这里面夹杂着兄长之情师生之情,甚至把若微当成小女孩,所以一直发乎情止乎礼。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说到底徐滨对感情实在是过于理智了,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中途截走孙若微,第一次孙若微让他带她走,他十分为难,觉得自己事情没办妥,这让孙若微彻底死心,后来那么顺利嫁给朱瞻基,也跟这事有关,嫁谁不是嫁。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孙若微当上皇妃后,又再次央求他带她走,徐滨这次依然拒绝了她,甚至若微上来拥抱,他都倒退,难得一次辞行,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他却生怕自己会对不起朱瞻基。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徐滨曾答应过朱瞻基,他在世的时候终生不履故土,后面他出走将近二十年,朱瞻基死后将近十年他才回来,一是消息滞后,二是女主是太后了没必要去打扰,但是若微找了他十年,他知道躲不过,选择入道放下断了女主的念想。他回宫了,一声太后,一声贫道让孙若微再次死心。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因为徐滨的理智,让孙若微在皇家沉沦大半辈子,她早就想逃离这个窒息的地方,但是儿子朱祁镇不争气,后来还是徐滨申请当官去陪伴这个败家子,最后能顺利回京,也全靠徐滨,徐滨不但护了孙若微一生,还护了她儿子周全。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朱祁镇不听母亲的劝告,夺回了皇位,还杀了于谦,这让孙若微彻底崩溃,她唯一的一点希望都破灭了,所以给儿子留下临终感言就断了母子关系,让朱祁镇好好当他的皇帝,再也没有人拦他了,孙太后此时一心求死。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直到徐滨说要带她去海上,她才露出久违的微笑,她等这句话等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临终前听到了,虽然最后坐船的镜头只是一个梦境,但对若微来说,足够了。

大明风华:徐滨对若微太理智,如果主动点,朱瞻基也无法趁虚而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