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軍閥混戰。正如羅貫中所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随着大魚吃小魚,漸漸的寡頭就出現了。到了抗日戰争爆發前,軍閥基本就剩下幾個勢力。而四川卻是奇葩的存在,30萬人在四川混戰,竟然從來都沒有人統一。

說到四川軍閥的混戰,那就得先從軍閥産生開始說起。其實民國的軍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跟三國、五代的軍閥沒啥太大差別。而這些軍閥的興起,也跟曆史一樣,是由于農民起義的爆發。清朝末年,國勢風雨飄搖。清朝剛建立的時候,主要是兩個系統,就是八旗和綠營。八旗就不用說了,主要就是滿蒙漢三種八旗兵。而綠營則是由明朝投降部隊為主,後來招募了大量的漢人。
一開始,八旗和綠營還有一些戰鬥力。但是這些部隊,戰鬥力随着天下太平,戰鬥力下滑極其迅速。到了雍正時期,基本就已經打不赢準格爾了(比如和通泊)。清朝末年,農民起義頻發,八旗和綠營完不成鎮壓任務,就靠地方團練鎮壓起義。由于清朝對地方團練的不信任,後來又将湘軍、淮軍等部隊相繼裁撤。裁撤了這些團練後,滿清傻眼了。總不能靠着大爺一樣的八旗兵鎮壓起義,外抗強敵吧?于是,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就相繼誕生。
再後來,各地督撫也學着編練新軍。清朝被推翻後,袁世凱接下了這個爛攤子。袁世凱握着北洋六鎮還能鎮得住,但是後來袁世凱死後,全國陷入軍閥混戰的格局。四川也跟全國一樣,各地軍閥打的不亦樂乎。那麼四川到底為什麼沒有像其他各地一樣形成大軍閥呢?而最後的劉湘也并沒有其他軍閥那麼強有力的統治。
首先,四川的地形就不太容易形成統一的勢力。四川地形可謂是相當複雜,在這裡高山大川,盆地丘陵,大河小溪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民國時候,交通也并不怎麼發達,尤其是落後的西部地區。是以,想統一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再有,四川軍閥混戰還比較有原則,就是不讓其他省份的軍閥插手。自己的派系沖突是自己四川人的事,跟他們雲南、廣西人沒啥關系。四川軍閥還特别仗義,打仗就打仗,不趕盡殺絕,不拉仇恨。是以,混戰但是沒有過不去的仇恨,這也讓混戰更難結束。
那麼,有沒有可能被其他勢力入侵呢?其實,這個也沒啥可能。四川軍閥從一開始十幾萬到1930年左右,已經有了三十幾萬人。像旁邊的桂系、滇系、黔系軍閥,都本錢小,哪裡能吞的下四川這麼大個地盤。而像直系、皖系、西北軍這些勢力,都忙着“逐鹿中原”,哪裡有心思管四川這地方。而且四川由于沒有統一,軍閥混戰導緻民生凋敝,經濟糟糕。其他地方軍閥,也對這個地方沒啥想法。同理,在抗戰爆發前夕,川軍的裝備也是最差的,也是為各地軍閥最瞧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