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意大利在二戰後期成為了德國最掉鍊子的盟友,且沒有之一,突然的投降真的是讓德國猝不及防。自打意大利主動投降之後,德軍在戰場上的優勢也瞬間不複存在,這有着盟友的原因,也有着納粹德軍自己的原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意大利投降之後,英美盟軍第一次獲得了進攻歐洲大陸的機會,能夠成功的挫敗德軍。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那時候的東線戰場壓力巨大,于是斯大林不斷地要求英國和美國開辟第二戰場,然而英國和美國并沒有從投降的意大利的位置上對納粹德軍展開“追殺”,而是重新調整政策,過了一年之久,才真正的開辟了第二戰場,對歐洲大陸發起了強烈的反攻。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其實盟軍一開始就是想從意大利這邊的“投降缺口”來打破軸心國的穩固陣線的,因為在地中海這片區域内大部分都是不擅長打仗的意大利士兵,德軍士兵隻占了非常少的一部分。由于意大利的投降所緻,是以同盟軍可以從意大利這邊的優秀的地理位置進而攻擊歐洲大陸的腹部,這樣可直接對德國的本土實施攻擊,沒有要再繞遠路。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不僅如此,從意大利的位置對德軍發起進攻,還能夠切斷東線戰場的德軍後路,是一個一舉兩得方式,但是直到最後英美聯軍也沒有采取這樣的戰鬥方法,究竟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英法盟軍中大部分都是機械化軍隊,每個步兵師都有着數量衆多的汽車以及其他運輸工具,可以再一次性的情況下就能夠把士兵全部運走,然而這種機械化優勢在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上來講就成為了弱勢,因為意大利這邊的山口很多,一旦德軍穩穩的守住了這些山口,那麼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就成為了雞肋,不僅沒有什麼作用,?還會被德國“拒之門外”。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既然從意大利進攻能夠攻入歐洲腹地,但是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就成為了“難用之兵”,在優勢變為劣勢的情況下,英美盟軍就沒有在意大利這裡進行攻擊,那麼英美盟軍就從另一個地方開啟了對德國的進攻。

于是~盟軍們從法國的西部對德國發起了進攻。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為什麼盟軍選擇了在法國西部進行對德軍的攻擊呢?這是因為從法國境内發起對德國的反攻能夠提高士兵的士氣和法國士兵的自信,以此加強盟軍的戰鬥能力。并且法國的西部靠近德國的魯爾工業區,這樣一來盟軍就能夠對德軍的最重要的部位實施軍事打擊,隻要摧毀了魯爾工業區,那麼德國的作戰能力就會大大減弱,其工業能力也會遭到徹底的摧毀。

為何盟軍不從意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是以即便是在意大利投降之後,盟軍并沒有先占意大利便宜,而是審時度勢,冷靜的看待歐洲戰場的優劣勢,并且對德軍實施了最有力的軍事反攻.

這樣的話就能夠取得更加穩固的勝利,并且良好的緩解了蘇聯在東線戰場的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