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題/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圖檔聲明/

盜用警告/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皆是秦漢之交出了名的謀臣辯士,他們也必定都有一套自己的辯論方法。在那樣一個封建社會中,尊卑等級觀念深入人心,這三人卻可以憑借着自己的利嘴而讓自己屢次化險為夷。

而他們面對的同一個對手就是——劉邦。一個說不上殘暴卻也又說不上寬容的君主。在他面前往往說錯一句話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劉邦劇照)

1、随何的陳述反擊

随何這個人在豪傑輩出、謀臣遍地的秦漢之際名聲一點都不響亮。他剛開始的時候隻是劉邦身邊的一個傳令小兵,俗稱“谒者”。但是他卻憑借着自己高超的話術讓自己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先是劉邦在與項羽争奪天下的時候,英布、彭越、韓信三人成為左右戰局的三枚重要棋子。當時劉邦剛從彭城敗走,心裡煩的不行,就對左右破口大罵。這時候随何就出現了,說自己能夠說動英布。

然後随何就帶了二十個人去英布那裡。先是一番唇槍舌戰,讓英布心裡漸漸偏向了劉邦,又是在項羽使者來的時候,殺掉了項羽的使者。迫使英布不得不發兵背叛楚國,轉而支援劉邦。

而在項羽死後,劉邦設下酒局款待忠臣的時候,也可能是喝多了,也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對着衆臣就是對随何一陣的辱罵,還貶低他是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甚至還說治理天下這幫書呆子一點用都沒有。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項羽劇照)

一般人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很少有據理力争的,畢竟自己的工作掌握在人家手裡,能忍一時就忍了。

但是在那樣一個動不動就殺人的時代,随何并沒有害怕,而是跪下反問了劉邦一句:“陛下當時你攻打彭城,所能動用的兵力不過五萬,騎兵五千人,你能憑着這些兵力打下淮南國嗎?”劉邦說不能。

然後就開始陳述自己用一張嘴攻下淮南國的試試,說自己的作用比這五萬五千人還大。劉邦隻能稱是。

最後随何又反問一句,既然這樣,陛下您為什麼又要說‘治理天下用不着書呆子’這些話呢?劉邦隻能找了個台階,說自己正是在考慮怎麼估算他的功勞。

其實随何的這一番話放在另一種情景之下就可能完全不管用了。但是這個場合是劉邦設立的宴會,各個大臣都在,假如劉邦聽了這番話對随何做出點什麼出格的舉動,那其他大臣該怎麼想呢?

随何聰明就聰明在這裡,既出了自己的一口氣,也讓自己的功勞得到了應有的獎賞。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随何劇照)

2、蒯徹的臨危不懼?

蒯徹是韓信為數不多的心腹下屬。在韓信得到趙國,而劉邦和項羽正打的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向韓信提議自立,坐山觀虎鬥,被韓信拒絕。

而他看到韓信這個樣子也逃走了。

等到韓信因為響應陳豨的叛亂而被呂後和蕭何設計擊殺的時候,最後說後悔當初沒有聽蒯徹的話。

這讓劉邦知道了,立馬就把蒯徹召進宮。其實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怎麼看蒯徹自己都是一個必死的局面。但是蒯徹卻偏偏活了下來。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韓信劇照)

面對劉邦質問的時候,蒯徹先是用狗來比喻自己,說是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然後表明自己那時候的态度,自己那時候是韓信的屬下,不是劉邦的屬下。再就是描述一遍當時群雄紛起,天下大亂的局面,說是當時候的天下每個人都想要當皇帝。最後詢問劉邦,當時候的人都想當皇帝,隻是沒有你有能力,你要把他們都殺盡嗎?

這些人主要是劉邦封的八位異姓諸侯王。當時的情況,吳芮病死,韓王信叛逃、韓信伏誅、張耳病死、臧荼反叛。就剩下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還有冊封沒多久的燕王盧绾。這還不包括手握重兵抵禦匈奴卻剛剛反叛的陳豨。

假使劉邦真的殺了蒯徹,那會造成什麼影響呢?蒯徹的話傳到這幾位諸侯王的耳朵裡,然後劉邦又殺了蒯徹,這不正表明劉邦決心要除掉這些諸侯王嗎?

别忘了,這個時候匈奴剛剛興起,對漢朝的北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如果剩下的諸侯王一起起兵怎麼辦?

這些都是劉邦該考慮的。

是以蒯徹這一番話就把劉邦給架了起來,心裡想殺了他,但是卻又不能殺,最後隻能是将蒯徹放了。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蒯徹劇照)

3、陸賈的直言勸誡

陸賈從以前就跟随在劉邦左右,以能言善辯聞名于世。

當時趙佗割據南越稱王,遠離中原的紛争。天下平定之後,劉邦就想找個人去勸說南越王趙佗歸降。也是憑借着驚人的話術,讓已經久居蠻荒的原秦軍将領趙佗向劉邦順利稱臣。

陸賈經常在劉邦面前談論《詩》、《書》,但是劉邦根本就不喜歡這些東西,隻要是陸賈一談起這些,劉邦就破口大罵:“老子我是馬上得來的天下,《詩》、《書》這些玩意兒對我來說有啥用?”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陸賈就先反問劉邦一句:“您是馬上的來的天下,那您還能在馬上治理天下嗎?”這句話就是要讓劉邦清楚的認識到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以前的規章制度未必适合現在。

然後就開始用商湯、周武王的例子來說,這兩個人都是武力征服天下,但卻是用仁義來守天下的。總結了一句文武并重才是治國之術。

然後夫差、智伯和秦國的反面例子來勸說。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因為窮兵黩武而亡國,秦國更是一味使用刑法而不知改變。

最後又假設一句,假如秦國奪取天下之後能夠使用仁政來治理天下,那還有您陛下什麼事呢?

劉邦聽了之後很不高興,但是經過反思又認同了陸賈說的話,讓陸賈專門寫了一本描述各國成敗得失的書。

陸賈的這一番話其實就是常見的引經據典,用曆史上已然發生的真實情況來勸說劉邦。而劉邦這個時候也正巧處在内外交困的局面裡,順理成章的就接受的陸賈的建議。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陸賈畫像)

4、總結

以上三個人在和劉邦交鋒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特殊的環境。在特定的環境裡說特定的話才能起到效果。

就比如丁固在劉邦稱帝之後向劉邦投降,當面就說出曾經差點活捉劉邦這點讓劉邦難堪的舊事,自然是得不到好的結果。丁固在說完這番話就被殺了。

在面對上司的時候更是要注意場合和環境。不要再不合适的場合說不合時宜的話,加入這樣做了,得到的結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從随何、蒯徹、陸賈三人的經曆來看怎樣對待上司的批評

當然,如果自己是在分不清楚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或者該怎麼辦的話,适當的保持沉默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沉默并不代表着懦弱,面對上司批評的時候能夠審時度勢才是職場的生存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