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印象呢就是浪漫、唯美,他們使用的法語也被稱作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語言,然而要想在一個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世界叢林國度裡生存和發展,僅僅依靠不切實際的浪漫和詩意是遠遠不夠。你必須要擁有強大的力量和不可忽視的實力才能在世界上立足,進而保護自己的人民和國家的主權,法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顆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億萬年來在它懷抱中生活的生物霸主更換了一批又一批,從誕生後不斷進化的人類漸漸創立起來了現代文明。如今世界各國各自為政,這看起來自然和諧的場面也是經曆了無數的腥風血雨的争鬥才奠定的,在這個局面出現前,有的國家經曆了解體裂敗,也有國家抓住機遇,一躍登頂,更有一些國家從高壇跌落,一朝霸主自此變得此默默無聞。
一、法蘭克王國
公元前5世紀,被高盧人統治壓迫了500年的法蘭克人終于不堪忍受他們的剝削開始奮起反抗,最終作為第一次登上法國這塊土地并在這裡定居的凱爾特人,戰勝了由羅馬凱撒大帝統領治理的強大高盧人,建立了一個封建制度的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建立初期,由于法國人民長期受到壓迫與殘害,是以導緻民生凋敝,底層人民的生活過得十分艱難辛苦,但是讓一個穩固确定的政權主宰國家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在法蘭克王國封建王朝的統領治理下法國人民的生活漸漸有了改善,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嘛,在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變得富饒時,自然會有一些眼紅嫉妒的國家暗自盤算,打算從中分一杯羹。1337年法蘭克王國的鄰居英國率先動手,英王對法國的王位觊觎已久,等到時機成熟英國發起了侵略戰争。突如其來的戰争侵犯讓法蘭克王國措手不及,交戰初期法國大片國土淪陷 ,在法國人民誓死反抗保衛下這場“百年戰争”在1453年由法國的勝利落下帷幕。
百年戰争的影響導緻法國中央職權的統治衰落,15世紀初政權慢慢恢複了力量,法蘭西斯一世在路易十一基本完成的法國統一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政權制度,君主專制政權制度下市民階層迅速發展崛起。王權擁有者路易十四在執政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開始着力削弱地方貴族的勢力,再加上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經濟水準,也有了新的高度,疆土也随之闊大,君主專制政權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鼎峰。
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讓資産階級開始産生不滿,他們對貴族擁有的特權發起了挑戰,随之萌生發展的啟蒙運動開始廣為流傳,它代表了科學、自由、民主、理性,對法國君主制度和天主教會進行抨擊。路易十六上台執政後法國人民的不滿越來越嚴重,終于在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法國的君主專制政權徹底結束。
二、鐵血拿破侖
1799年拿破侖.波拿巴發動了政變,一向殺伐征戰的拿破侖很快控制住了當時的執政督政府,廢除了共和國,并且自己當權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再一次恢複了中央集權統治,他頒布了《民法典》來維護資産階級的利益,受到積極影響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經濟,底層人民在在此時人口數量也不斷增長,人口與地域的的優勢讓此時的法國力量強大。
可是花無百日紅,在歐洲不斷的反法聯盟攻陷下,拿破侖在一次戰争中失利,随即曾經附屬于法國的邊陲小國紛紛跳出來挑事,乘機擺脫了法國控制。英雄沒路的拿破侖被俘虜流放到偏僻地域,最終拿在一個流放小島上病逝。自此法國開啟了政權不斷變化的荒唐時期。
三、戰争的影響
法國的國家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斷變換中,中央職權的飄搖不定對國家的生産發展影響惡劣,随着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陸續複辟建立和同樣的短暫執政後垮台,法國的内部戰争消耗越來越多。最終拿破侖三世建立的第二帝國暫時穩定了局面,在這期間恢複了一部分社會生産力量。
法國在内政權更疊不斷,大量消耗國力,在外也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讓法國人民中多數青壯年上了戰場,而那個時候的武器優勢兩方都不明顯,是以人口數量成為了可以拉開差距的依靠,法國在此之前一直擁有人口紅利,是以才能長時間稱霸于歐洲,但是戰争這個魔洞犧牲打破了法國的人口優勢。
法國以戰勝國身份出現,可是接連征戰與德國納粹黨的摧殘影響,法國人民産生了厭戰情緒,不願再像之前那樣孕育生命,法國的出生人口率大大降低,20世紀初為了恢複國力法國放開政策,優秀的社會福利立馬吸引了大量黑人、猶太人加入,法國白人有在此時自發開始了自視優越的低生育計劃,而黑人的出生率則爆發勢增長,人種比例開始傾斜。
法國與德國人民的沖突在厮殺中越積越深,國土相鄰的德國不會輕易放棄仇恨,他們都明白與對方是水火不容的境況。89年德國畫了一副諷刺法國國内人種問題的畫作,法國人民并不在意,在他們眼中無論人口數量怎麼變化,國家政權都是掌握在白人手中的。如今時過境遷法國卻是也出現了西方國家都無可避免的種族主義對立,不過也有不少法國人民并不在乎種族膚色。
四、總結
因為國土地域的相鄰,法國和德國都不會任由對方發展壯大而無動于衷,當你身邊出現一個強者威脅到自己時就注定了你們隻能站在對立面,對于個人和國家都是如此。正是因為頻繁的戰争損失人口才讓德國畫的那副關于法國人口前路的畫漸漸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