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玉齡長相很美嗎,為什麼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

人說,不幸生在帝王家;而比生在帝王家更不幸的,是嫁在帝王家。溥儀的第三位妃子譚玉齡,就是這樣一位不幸的女人。

譚玉齡長相很美嗎,為什麼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

這是根據舊照片,複原出來的譚玉齡的等身蠟像。這尊蠟像,高1.6米,體态婀娜、五官标緻;一雙丹鳳眼慈眉善目,兩彎柳葉眉黛色輕盈;皮膚白皙,黑發濃郁;配上緞綠色旗袍,标準的東方美人的形象。

如此清秀的女子,卻在23歲那年(1942年)慘遭橫禍。

譚玉齡死後,溥儀不顧日本人的威脅,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當時,長春市有數十位居民前來參觀,其葬禮盛況,在當時堪稱“最豪華”。

葬禮之後,溥儀将譚玉齡的一張舊照放在卧室的書桌上,每當想念她時,就會拿起照片端詳一番。在這張照片背後,溥儀親手題了一句話:

“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短短的八個字,溥儀用了兩個形容詞“我的”、“最親愛的”,這兩個詞滿滿透露着溥儀的愛意,而溥儀的“愛意”表達的對象,正是他的第三位後妃,譚玉齡。溥儀為了再度強調這種“愛意”,特意用了一個昵稱,省去了譚玉齡的姓氏,親切地稱呼她為“玉齡”。

這種溢于言表的“愛意”,真真讓人動容。

譚玉齡長相很美嗎,為什麼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

圖中的字迹,即為溥儀親筆所寫的“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這幾個字,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不好看!

可是,在普通之外,有一絲疑問:

要知道,溥儀再退位之後,皇室為他尋找了當時最頂級的國學學者,專門教授他讀書寫字,溥儀跟着他們整整學了十年之久!真要是拿出上圖的“成果”,他的那幾位老師會不會瞑目九泉?

譚玉齡長相很美嗎,為什麼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

此張圖檔裡的字迹,同樣為溥儀親筆,乃是“禦賜”給當時的僞遼甯省長臧式毅。

在這副字畫裡,溥儀的字橫平豎直、規範大氣,全然沒了上圖那種“沒毛的毛筆戳”出來的感覺。還有一個細節就是,譚玉齡照片背後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能有這樣的書寫順序,已是解放後的事情了。

此時,距離譚玉齡去世,至少過去8年時間了!

在這8年時間裡,溥儀又納了一位後妃,經曆了僞滿洲國戰敗、戰敗後的逃亡、被捕捉到蘇聯當俘虜、遣傳回國改造等等一系列遭遇。

經曆了這麼多事情,溥儀始終存着譚玉齡的照片,而且将它放在襯衣口袋貼身藏着,藏了數十年。

1959年,溥儀從戰犯管理所獲釋,身上帶着為數不多的“帝王遺物”,其中就有譚玉齡的照片和她的骨灰。據說,照片背後的字迹,是溥儀在戰犯管理所裡時,因思念譚玉齡成疾,摸黑所寫。

後來,溥儀在上級的安排下,與李淑賢結婚,開始了第五段婚姻。

在外人看來,溥儀與李淑賢的婚姻甜蜜和美。可在背地裡,李淑賢經常對溥儀拗脾氣,原因嘛,是因為溥儀始終珍藏着譚玉齡的照片,家裡還專門騰出一間屋子,放置着譚玉齡的骨灰。

試想,哪個女人會甘願自己的男人的心裡,住着另一個女人?

譚玉齡長相很美嗎,為什麼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

左側為譚玉齡墓

1967年,溥儀走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臨終前,溥儀曾對身邊的人說:“希望能夠與譚玉齡合葬在一起。”由于種種原因,溥儀的願望最終沒能實作。

譚玉齡嫁給溥儀,的确是一種不幸;不幸中的萬幸,她嫁給了一個愛她的男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