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霸陵确認了!劉恒—2000多年封建王朝最大的“幸運兒”

2021年12月14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聚焦甘肅、河南、陝西三個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會上公布了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漢代“文景之治”開創者——漢文帝劉恒的帝王陵寝——霸陵。

霸陵确認了!劉恒—2000多年封建王朝最大的“幸運兒”

微塵了解到,在上述三個重要考古發現中,大漢王朝第三位帝王漢文帝劉恒的霸陵關注度最高。在沒有确認墓主人身份之前,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這處墓葬一直被稱之為“江村大墓”。後經考古隊員判斷,這座大墓正是漢文帝的霸陵。江村大墓位于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

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盜擾,國家文物局決定,由相關文物部門的考古工作者對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後陵、薄太後南陵和相傳為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地點,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勘探。直至目前,相關專家基本确認江村大墓為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位于西安東郊白鹿原西端,東北約800米處為窦皇後陵,西南約2000米處為薄太後南陵,北部約2100米處為原國保機關霸陵所在“鳳凰嘴”地點。考古勘探确認“鳳凰嘴”地點并無漢代墓葬遺存,排除為霸陵的可能。

霸陵确認了!劉恒—2000多年封建王朝最大的“幸運兒”

江村大墓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圍有卵石鋪砌的陵園設施(暫定名“石圍界”),邊長約390米,石圍界四面正中外側有門址,推測可能為獨立的帝陵陵園(窦皇後陵也有獨立的後陵陵園)。江村大墓與窦皇後陵外圍發現陵園園牆遺存,推測共處同一座大陵園内,大陵園東西長約1200餘米,南北寬約863米。考古發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銅印印文有“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圍外藏坑應為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規模均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加之其周邊分布窦皇後陵、薄太後陵,專家确認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陵。

說起霸陵,不得不提漢文帝劉恒所培養的當時的新官僚群體的代表人員之一——張釋之。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曾用“你是我的眼”形容張釋之對文帝的重要性。

“漢庭賢士雖無數,四海遍誇張釋之。”由此可以了解到,後人對于張釋之的評價很高。張釋之在很多方面都給了漢文帝很好的建議,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他曾和漢文帝“霸陵論葬”

有一次,漢文帝擔心自己的陵墓被後人盜墓,和群臣讨論應該怎樣修建自己的陵寝才能最安全。

文帝最初的想法就是加強、加強再加強!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贊同。

唯有時任中郎将的張釋之反對。他勸谏漢文帝說,隻要陛下的陵墓中有很多寶物,不管陵墓修得多牢固還是會被人惦記偷盜,如果沒有或很少寶物勾不起别人的欲望時自然就不會被盜。言下之意就是通過“薄葬”避免被盜。

衆所周知,在古代喪葬中陪葬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帝王更是要厚葬,而張釋之提出的則是與常人常識所不同的“薄葬”。漢文帝思緒良久說:“還是你說得對啊。”

有了張釋之的勸谏,漢文帝才采用了“薄葬”,進而使得霸陵被盜墓賊破壞得微乎其微,在衆多帝陵中,非常難得。

霸陵确認了!劉恒—2000多年封建王朝最大的“幸運兒”

漢文帝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也是西漢的第3位皇帝。他的母親是薄姬,其皇後便是大名鼎鼎的窦漪房。

因為劉邦對薄姬的一次寵幸,劉恒便出生了。這是劉恒的“第一次這麼幸運”。除了這次寵幸,劉邦再也沒有臨幸過薄姬。薄姬劉恒二人一直不讨劉邦歡心。正因為如此,劉邦分封劉姓諸侯王時,才把四兒子劉恒分封到代國,即如今的山西太原。現在太原挺不錯,但當時相比齊王劉肥,封國在如今的山東,趙王劉如意,劉邦最喜愛的兒子,封地在如今的河北,代國既不發達,位置又相對偏遠。

劉邦死後,呂氏稱制。在漢惠帝劉盈和呂後稱制的16年中,劉恒薄姬夾着尾巴做人做事。在漢惠帝死後,呂後幾乎把劉邦的兒子誅殺殆盡,僅趙王,呂後就殺了三人,趙王劉如意、趙王劉友、趙王劉恢。趙王當時成了死亡的代名詞,劉邦的兒子們誰也不想去當趙王。

當時呂後想讓劉恒去趙地去做趙王,但劉恒以“為嫡母守邊”為由,拒絕了呂後的指令。加之薄姬劉恒母子10餘年來,在大漢王朝的存在感極低,呂後竟然莫名其妙答應了。拒做趙王,呂後竟然同意,這是劉恒的“第二個幸運”。

在呂後稱制期間,她違背劉邦與衆功臣“非功不侯,非劉不王。如違此誓者,天下共誅之”的盟誓,肆意封呂氏為王,引起了大漢王朝功臣派和皇族派的不滿。呂後活着的時候,她很牛掰,沒人敢惹。等到呂後一死,功臣陳平、周勃便聯合繼承父親劉肥做齊王劉襄内外并舉,誅殺呂氏宗族,大漢王朝重回劉氏手中。

就在選擇誰出來做大漢王朝皇帝的時候,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陳平,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原本劉襄在誅殺呂氏宗族中,功勞最大。但兩人心想,劉襄年紀輕輕,又有本事,又有魄力,一旦讓劉襄做了大漢天子,功臣們還有好日子過嗎?

功臣們想來想去,終于想起了在代地做代王的劉恒。雖然在消滅諸呂過程中,劉恒既沒出錢,又沒出力,但是他“傻”啊,便于控制,于是周勃陳平将代王劉恒立為皇帝,是為漢文帝。此為劉恒的“第三個幸運”。

通觀劉恒46年的人生旅程,說其是大漢王朝甚至2000多年封建王朝“最幸運的人”一點也不為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