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薇:薛寶钗三題

自有紅學以來,關于《紅樓夢》中薛寶钗這個人物的研究資料經曆史累積,逐漸呈煙海之勢。從命名、年齡、原型、婚姻、命運、才學、“钗黛合一”、“玉钗黛”三者關系等諸多方面,對該人物所展開的研究不可謂不細緻入微、淋漓盡緻。

夏薇:薛寶钗三題

年曆卡薛寶钗

但即便如此,這個人物所引發的幾點争議,依然有可探讨的空間。

一、養鳥的黛玉和撲蝶的寶钗

雖然“钗黛”之争可逾世紀,但我們似乎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比較一下二人對于生命的各自态度,即,她們是如何對待動物、植物、人這三者的情感和行為方式。

第三十五回,在黛玉被自己養的鹦鹉吓了一跳時,曾有幾個舉動,如嬌嗔鳥兒、關心是否喂食、對它的朗誦表示滿意、繼續教它念詩。作者不僅表現了她對動物的愛憐,還第一次讓讀者知道她在日常生活中居然還會教鳥兒念詩。有人說黛玉“刻薄”又“小性兒”,但這樣的行為卻隻會讓我們感到她内心的柔軟和悲憫。

她幼年喪母,又寄人籬下,經常由人及己,由己及人地換位思考,對生命充滿了同情和悲憫。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中有兩個女孩是黛玉的影子,作者用她們的命運影射黛玉,一個是晴雯,一個是齡官。

有一次,喜歡齡官的賈薔花了一兩八錢銀子給齡官買了一隻玉頂金豆,想逗齡官開心,齡官卻說:

你們家把好好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裡學這個勞什子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偏生幹這個。你分明是弄了他來打趣形容我們,還問我好不好。……那雀兒雖不如人,他也有個老雀兒在窩裡,你拿了他來弄這個勞什子也忍得!”(第三十六回)

夏薇:薛寶钗三題

趙成偉繪齡官

齡官的自尊和對待動物的平等心與黛玉何其相似。她們都如同被豢養者的小鳥,失去親人又沒有自由,她們都能由自己的悲慘身世想到比她們更沒有生存能力的生靈,并給予它們深刻的同情和真心的愛護。

黛玉不僅對動物有耐心和愛心,連不會說話的植物,她也是極力呵護,對它們的逝去,流露出無限惋惜和哀悼。“葬花”是黛玉靈魂的呐喊和表白。寶玉已經是惜花之人了,看到花瓣被人踐踏都受不了,而黛玉則更甚。對于把花瓣随意丢進水裡的寶玉,她責怪說:

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幹淨,隻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随土化了,豈不幹淨。

庚辰本此處有批語說:“寫黛玉又勝寶玉十倍癡情”。

寶钗卻完全不同。如果說黛玉在《紅樓夢》中最著名的行為是“葬花”,那麼,寶钗在《紅樓夢》中最著名的行為就是“撲蝶”:

夏薇:薛寶钗三題

鮑少遊繪寶钗撲蝶

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的迎風翩跹,十分有趣。寶钗意欲撲了來頑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隻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将欲過河。倒引的寶钗蹑手蹑腳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嬌喘細細,也無心撲了。

曆來很多評論都認為這一段是寫寶钗的美好。如同甲戌本批語所說:“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钗無不相宜。”倪鴻說:“娉婷人愛繞花忙” [1]373,還有研究者認為寶钗撲蝶帶有喜劇色彩[2]73就是說,寶钗也是很有情趣的,并非一味講究女教的木讷之輩。如果單從審美角度看,當然不能說這種評價有誤。

其實,寶钗撲蝶這件事,我們還可以分作另外兩個方面來看:

一、《紅樓夢》作者特意把寶钗撲蝶安排在“花朝節”這一天,是另有意蘊的。

古代民俗中花朝節的日期各地不同,大約都是在農曆的二月中。(清)汪灏《廣群芳譜》引(宋)楊萬裡《誠齋詩話》:“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3]56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得更清楚:“長安二月間,士女相聚,撲蝶為戲,名曰‘撲蝶會’”。[4]63

也就是說,“撲蝶會”的實質是讓男人和女人們走到戶外,一起玩捉蝴蝶的遊戲,也是給異性們交往、談戀愛、找對象創造的一次好機會。古代民俗中這樣的男女群聚玩耍擇偶的形式很多。

作者把撲蝶事件正好放在花朝節,似乎是要告訴大家,寶钗這是在遵從花朝日“撲蝶會”風俗,而恰恰就在這時,作者又安排了讓她偷聽到小紅和賈芸的“奸情”。

夏薇:薛寶钗三題

陳謀繪寶钗撲蝶

撲蝶似乎總離不開奸情或男女歡愛。《金瓶梅》寫潘金蓮撲蝶,伴随着奸情。古代孟姜女撲蝶遇到萬喜良(也叫範喜良)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孟姜女撲蝶嬉戲時不小心把扇子掉到池塘裡,她卷袖子去撈,被萬喜良窺到胳膊,就嫁給了他。

明義當年見到的舊本,對寶钗撲蝶是這樣寫的:“盡力一頭還兩把,扇纨遺卻在蒼苔。”朱淡文認為:“從此詩分析……寶钗趕東趕西,因用力太過,頭上發髻散開了,回複成兩把青絲;寶钗隻得放下扇子重新把頭發挽好,正在此時她聽見了房内小紅與墜兒的對話,于是玩了個金蟬脫殼之計。騙過她們後寶钗匆忙離開,慌亂間把扇子遺失在蒼苔上。”[5]203

寶钗不僅胳膊也曾被寶玉看到(有人可能會說,寶玉也看過其他女孩子的胳膊。雖如此,但作者辟專文寫的還是寶玉看到寶钗的胳膊),居然也和孟姜女一樣,撲蝶時帶扇子,也把扇子失落了。這是很有意思的情節雷同。女子撲蝶無論在古代社會的習俗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暗含着男女歡會的意思。

夏薇:薛寶钗三題

《名家圖說薛寶钗》

這就作者把《紅樓夢》中的唯一一雙“紅睡鞋”讓晴雯穿出來給讀者看有異曲同工之妙[6]。作者把隐喻着男女歡會的唯一一次“撲蝶”行為讓寶钗來展現,究竟要告訴讀者什麼?不能不說這又讓我們再一次想起作者在開篇對我們的嚴肅提醒“不要看正面,要看反面。”

二、如果換用當代網絡詞語,寶钗這一行為就是“細思極恐”。

我們不妨想一下,寶钗既然能看到蝴蝶就要撲,就說明她從小就已經習慣了這一遊戲,起碼說明她曾經多次撲過蝴蝶。庚辰本在“也無心撲了”句後有批語說:“原是無可無不可”。就是說,寶钗撲不撲這隻蝴蝶,其實無所謂,撲一下玩而已。

當然這也是絕大多數撲蝶者的普遍心理。但也正是這種對其他生命無所謂的态度就更加值得思索,大家都這樣,就是正确的嗎?如果繼續往下想,她若是撲到了那隻蝴蝶會怎樣?難道會像黛玉養鹦鹉一樣把它養起來嗎?當然不會,被撲到的蝴蝶一般都是在人手裡掙紮一陣子,然後死亡。

寶钗在給黛玉講女教時這樣回憶自己的童年:

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 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緊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着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着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丢開了。

蒙古王府本在寶钗說的那幾種書名後有批語:“藏書家當留意。”意思是說這些書都是禁書,不合禮法的,年輕人不允許看的,家中有藏書的人要引起注意了。

夏薇:薛寶钗三題

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薛寶钗劇照

寶钗正是很早就看過這些禁書的女孩子。或許寶钗還會像和兄弟姊妹們一起讀書一樣的一起玩蝴蝶,比如用針把它們固定在哪裡,或把它們的翅膀扯掉等。

撲蝶的遊戲在她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曾經帶給她無盡樂趣,才能在及笄之年,在大觀園中去找黛玉的路上看到蝴蝶就想撲,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條件反射。卻反映了一種她和生物相處的狀态和經曆:即遊戲與殺害。

總之,作者讓讀者感到寶钗對于小生靈并沒有太多同情,它們隻是供人玩樂的遊戲對象而已。而且,我們也還記得薛姨媽說的寶钗“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她不僅對動物和植物沒興趣,對活生生的人,她也是非常冷漠的。

不用說,大家也都會想到她對金钏的死表現出了多麼大的漠視和涼薄,在王夫人都譴責自己、哀歎金钏之死時,她說:

據我看來,他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茲,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主仆之情了。”

夏薇:薛寶钗三題

趙成偉繪金钏

看到這樣的說辭,有人認為這表現了寶钗的一種處理問題的理智态度,應該是優點。我們姑且不去評價是優點還是缺點,文學的第一要務就是感人、引起讀者的共鳴。

寶钗的行為方式并不是特殊存在,她的形象也是一種典型,我們可以從任何時代中找到這類人。那麼這類有着和寶钗同樣想法的人讀到對這個人物的描寫時,必然會由衷升起共鳴和同情。

但另外一些和她不同的人,就會把親自縫絹袋、給落花掘土建塚、葬花并吟詩追記的黛玉與之相比,而從中品味出钗黛二人對生命的不同态度。

二、為什麼黛玉可以喝,寶钗卻不能喝

曆來對黛玉性格就有“尖酸”“刻薄”“潔癖”“不能容人”等說法。隻是小說中有兩處小情節,頗為有趣,興許對了解黛玉、寶钗之為人與性情會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钗黛友情發生于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而我們要講的這兩個細節分别發生在這一回的一前一後。其中,黛玉飲寶钗剩茶發生在第四十五回之後:

第六十二回,寶黛二人站在花下閑談,黛玉聽出寶玉話中有話,不肯繼續,轉身找寶钗說笑去了。之後,襲人送茶過來,小說寫道:

襲人便送了那鐘去,偏和寶钗在一處,隻得一鐘茶,便說:“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寶钗笑道:“我卻不渴,隻要一口漱一漱就夠了。”說着先拿起來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遞在黛玉手内。襲人笑說:“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鐘盡夠了,難為你想的到。”說畢,飲幹,将杯放下。”

夏薇:薛寶钗三題

這個小細節中,寶钗倒是爽利得很,不推不讓,先飲一口,卻非為解渴,隻是漱口而已。觀黛玉舉止,并無半點扭捏虛僞之态,自然大方,對寶钗所剩之水毫無嫌棄之意,反而将其“飲幹”。

每每讀至此處,便要回思前文,“金蘭契”對黛玉來說實非虛寫,确有其情、其事,而後黛玉與寶钗的友誼與真情則随處可見。

這還不夠,我們再來看另一個類似的細節。寶钗不飲黛玉的剩酒,發生在第四十五回之前。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寫道:“黛玉也隻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寶钗也走過來,另拿了一隻杯來,也飲了一口……”同樣是前者飲了一口,而後者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夏薇:薛寶钗三題

《薛寶钗》

相信曹雪芹惜墨如金,這兩段對钗黛飲茶飲酒的描寫也絕非平常筆力,随意為之。依文本所記,钗黛二人的友情并非同時迸發于“金蘭契互剖金蘭語”時,應是寶钗發于主動,黛玉感動後方吐肺腑,那麼寶钗此前對黛玉應是早已心存善意,并不嫌棄,但此處卻并不見和黛玉對待寶钗一樣那種不避嫌疑的親昵态度。

什麼樣的感情可以讓所謂“尖酸刻薄潔癖”之人與人共飲一杯?又是什麼樣的感情能夠讓“大方随時守拙”之人不與人共飲一杯?這是否暗示着作者對二人情感差異的展現,或者說是作者有意留給讀者的思考呢?

三、沒有前途的男人不可愛

寶钗到底愛不愛寶玉呢?寶钗從來沒有愛過寶玉。有人看到這裡肯定要大叫反對,不是說寶钗總想當寶情婦奶嗎?

我想說,這麼想的人實在是低估寶钗了。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紅樓夢》的主旨之一是“黛死钗嫁”的悲劇。死亡,大家都承認是悲劇。但是嫁人怎麼也是悲劇?關于這一點後邊會在談寶钗到底是怎麼嫁人的時候再詳談。

寶钗的出嫁其實是一種比黛玉的死亡更可悲的悲劇!如果寶钗從一開始就心儀寶玉,那她嫁給他就是幸福如願,談不上悲劇了。

寶钗從進入賈府那天起,就隻有一個目的:待選。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 親名達部,以備選擇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遊,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第四回)

夏薇:薛寶钗三題

電視劇《紅樓夢》中薛寶钗劇照

雖然作者并未明寫,但因為要入宮待選女官才進京的寶钗,滿心裡應該都是對入宮和選官的遐想,心中根本沒有寶玉的位置。

我們通過黛玉對寶钗進賈府的心态便可略知一二,這時候,三個人中似乎隻有黛玉對情感是敏感而笃定,不管是男女之情還是朋友之愛,寶玉和寶钗都沒有特别在意:

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寶钗卻渾然不覺。那寶玉亦在孩提之間,況自天性所 禀來的一片愚拙偏僻,視姊妹弟兄皆出一體,并無親疏遠近之别。其中因與黛玉同随賈母一處坐卧,故略比别個姊妹熟慣些。(第五回)

黛玉不喜歡寶钗,并非因為她深得人心,而是她可以和自己抗衡,影響到寶玉。因為在乎寶玉,是以黛玉表現更多對寶钗的關注和在意。寶钗因對寶玉并無特别情感,是以一開始并沒有把黛玉當成對手,即便是衆人公開拿寶黛婚姻開玩笑時,她也毫不在意,并樂得參與其中。

夏薇:薛寶钗三題

戴敦邦繪賈寶玉、薛寶钗

第八回,寶玉到梨香院探望病中的寶钗時,寶钗提出要看寶玉的玉,小說寫:

寶钗看畢,又從翻過正面來細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莺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莺兒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 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就因這一段文字,曆來評論家就認為寶钗笃定了是對寶玉早有心思,是以故意多念幾遍,引着莺兒的話。對此,我們似乎應該用變化的、動态的方法來分析寶钗的心理,也就是說寶钗對寶玉的看法是不斷變化的:

設身處地為寶钗想,如果我們是寶钗,從小就被人告知,遇到有玉的就是婚姻,那麼任何一個女孩都會對此留意的,會在見到有玉的男孩時覺得好奇,想要了解,畢竟和自己的終身大事息息相關。但留意和好奇并不代表就是喜歡或欣賞。

寶钗不僅是個才女,還是個有見識的女孩子。她父親對她的培養并不是一種對一般女孩子的培養,而是對她寄予了對男孩子才有的期望。第四回:“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 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

但是因為家道中落,“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體貼母,他便不以書字為事,隻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就說明,寶钗以前并不是以針黹家事為念的女孩,而是像男孩子一樣,每日以讀書寫字為主的。她的思想見識和理想絕不可能僅限于閨房、僅限于男人和未來的婚姻。

夏薇:薛寶钗三題

韓羽繪薛寶钗

一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将寶钗全部的政治和人生理想揭示殆盡。她對自己有要求,對未來丈夫的要求就更高。大家想,連襲人這種地位的女孩,都對可能是自己未來男人的寶玉有很高的期待,何況寶钗。

當她初到賈府等待宮廷選官的時候,她的人生面臨兩種情況,或者說寶钗的兩手準備:要麼進宮,要麼待嫁。而就當時的情形看,進宮的可能性更大。有人說寶待選隻是薛姨媽的借口,就是想住進賈家。

其實,與其說是薛姨媽借故來賈府,還不如說是作者借故讓寶钗靠近寶玉,以便他叙述這個故事。我們應該對作者有基本的信任,不能動辄為證明一個問題,就說誰都在撒謊。

那麼,對全心準備進宮的寶钗來說,寶玉的确是那個傳說中有玉的人,她對此十分好奇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僅此而已了。因為,她對寶玉的性格和前途還不了解。

夏薇:薛寶钗三題

李劍晨繪薛寶钗畫菊

對于像寶钗這樣現實的人來說,仕途當然就是一個男性的魅力所在,沒有前途的男人,她無法喜愛。是以,我們看到二人後面的故事,就圍繞着寶钗對寶玉前途的不斷了解而展開,我們也就不斷地看到寶钗對寶玉的微詞和不滿,以緻最後的棄之不管。

寶钗的觀察力是一流的,這個特點,大家有目共睹。她能隔着窗子辨認出說話的丫頭是寶玉屋裡的小紅,還知道小紅素日的性情;記得别人都不記得的湘雲戴的麒麟;知道王夫人丫鬟金钏的身量尺寸;深知賈母年老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

這些也不能說明她就是用盡了心機,隻能說明她有着強大的記憶力和分析力,腦子不夠用的,就算是用盡心機,也未必能做到。對下人尚且如此,我們不難想出她對男主人之一的寶玉,将會有更多一些的記憶和分析。但這依然不是喜歡,不是愛情,隻是她能力所及而已。

寶钗第一次顯示出對仕途的向往是在第十八回,元妃省親時,她指出寶玉用字不妥,寶玉詢問典出何處時,她說:“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将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

雖是揶揄,也可見寶钗對男人的仕途是時時在心的,而且認為是必然要去做的事。她此時已然流露出對寶玉這方面能力的歎息。這裡,我們把黛玉對待寶玉的态度拿來一比就知道差別了。

寶钗看見寶玉為寫詩急得直出汗,雖然也指點他修改了文字,但主要精力卻放在嘲笑諷刺寶玉上了,并不是從内心心疼和關心他,有點站在一旁看熱鬧的意思。

夏薇:薛寶钗三題

《寶玉和黛玉》年畫

而黛玉卻這樣:“因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幹脆直接替寶玉作了一首,這方是真愛。寶钗為什麼不替寶玉作?因為在她内心深處,差不多把元妃命題看成是一次真正的應場考試了,是以很有感慨地歎息寶玉的緊張錯亂,哪裡會覺得應該幫他寫一首呢?

如果看到黛玉替他寫,寶钗心裡肯定還會說:“難道以後金殿對策,你也幫他寫不成?”寶钗看到的是一個窩囊廢寶玉,黛玉看到的卻是自己的夫妻。

關于金玉良緣的事,如果有,也是薛姨媽一廂情願,并非寶钗本意:

寶钗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是以總遠着寶玉。昨日見了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幸虧寶玉被一個黛玉纏綿住了,心心念念隻記挂着黛玉,并不理論這事。

作者并沒有撒謊,寶钗因母親主動提起金玉姻緣而感到懊惱是完全可以了解的。試想,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女孩,當然會為目光短淺、毫無根據的想法感到尴尬和羞慚。但對方是長輩、是母親,不能反對,是以反而覺得黛玉的存在是一件好事。而真正的原因卻是,她根本不欣賞寶玉,甚至看不起他。

寶钗不僅瞧不上寶玉,連同寶黛二人的戀情也是頗有腹诽。這種瞧不起除了表現在平時一些小的揶揄譏諷上之外,最大的一次爆發是在第三十回,寶玉拿寶钗比楊貴妃:

夏薇:薛寶钗三題

電視劇《紅樓夢》中賈寶玉、薛寶钗劇照

寶钗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便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像楊妃,隻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二人正說着,可巧小丫頭靛兒因不見了扇子,和寶钗笑道:“必是寶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賞我罷。”寶钗指他道:“你要仔細!我和你頑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他們去。”說的個靛兒跑了。

這就是寶玉和寶钗即便結婚了也不能“舉案齊眉”的最大問題所在。他們倆根本想不到一塊去,無法産生共鳴。寶玉想的隻是楊貴妃的豐腴之美,并無他意,若非要有他意,則寶玉肯定是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寶钗的酥臂,心中豔羨而已。

但寶钗就不了解這些。因為,楊貴妃不僅僅是一個女性,她還在政治上代表了一個給君王和國家帶去災難的女人,即她是有政治隐喻性的。曆代詩人相繼對楊貴妃給出評價,以寶钗的道德立場和政治追求,她應該是繼承了杜甫之流的觀點,即楊貴妃是亡國的禍水,是女性的恥辱。是以她聽到寶玉所言會“大怒”,甚至說出不符合事實的話來。

小丫頭靛兒,這個名字寄寓了作者的态度。藍靛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有藥用價值,可用于溫毒、血熱、口瘡等上火的症候。

此時,作者也是開了一個玩笑,寶钗一發怒,把“胎裡帶來的熱毒”也勾出來,要用這種治療熱毒的草藥才行,是以靛兒出現。寶钗說她平時不和丫頭們頑,這話是不合事實的。我們都還記得,第五回寶钗剛進賈府時,作者對她的評價說:“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钗去頑笑。”

夏薇:薛寶钗三題

電視劇《紅樓夢》中張莉飾演薛寶钗

寶钗和小丫頭們頑笑是早已有之的。寶钗此時盛怒之下的否認,與焦大吃醉了酒說“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有異曲同工之妙。目的是表現寶钗怒的程度。之後用“負荊請罪”的典故對寶黛二人的挖苦,用當代網絡用語就是“我已經忍你們很久了”的意思。寶钗對寶黛二人的情感感到不齒和厭惡。不能誤讀為是寶钗的嫉妒所緻。

第三十二回,從湘雲勸寶玉潛心仕途時,側面寫出寶钗平時和寶玉的沖突:

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将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隻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

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别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雲姑娘快别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

夏薇:薛寶钗三題

剪紙史湘雲

這裡湘雲便是寶钗的替身,作者不想讓兩個主角寶钗和寶玉發生這樣的正面沖突,就借湘雲一用,使讀者在閱讀時不會感到特别的尴尬。這就等于補寫出寶钗平時對寶玉的規勸。也很清楚的告訴讀者,寶钗不滿意寶玉的現狀,看不上他的這些做派。也不能就是以而認定她是在為自己的将來打算,最多也就是一種态度的表達,即便是朋友,也不希望朋友淪落、失去前途。

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之後,寶钗去探望,寶玉替寶钗辯護時,寶钗心裡馬上想到的是:“你既這樣用心,何不在外頭大事上做工夫。”依然不能了解寶玉的意思。薛蟠認為寶钗護短說:“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着他。”

到此,我們就能明白,寶钗為什麼對薛姨媽四處張揚金玉姻緣而煩惱,要躲着寶玉了。連自己家人都這樣疑心,何況别人。這對寶钗亦為奇恥大辱,是以她“滿心委屈氣忿,待要怎樣,又怕他母親不安,少不得含淚别了母親,各自回來,到房裡整哭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依然是:“無精打采的去了,又見眼上有哭泣之狀,大非往日可比……一面在他母親身旁坐了,由不得哭将起來。”

曆來的才子佳人小說中是這樣描寫兩情相悅的嗎?佳人愛上才子時,會在背地裡如此痛苦悲哭嗎?在這一點上,寶钗實在是被冤枉的,她真的從沒愛上過寶玉。

第三十七回起詩社,寶钗先給寶玉起号“無事忙”,又說:“還得我送你個号罷。有俗的一個号,卻于你當。天下難得的是富貴,又難得的是閑散,這兩樣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 就叫你‘富貴閑人’也罷了。”這就是整部小說中,寶钗給寶玉的蓋棺定論。

夏薇:薛寶钗三題

費競繪寶钗撲蝶

試問,像寶钗這樣的才女,對這種“無事忙”、“富貴閑人”的男人,能有真愛嗎?估計在她内心中,連最低限度的尊重都沒有吧。但黛玉卻把寶玉看作是“知己”。

黛玉也喜歡開寶玉玩笑,但我們注意到,黛玉開的玩笑都是類似于“雪下抽柴”、“還沒唱《山門》就先《裝瘋》”這樣帶有醋意的揶揄,都與情感有關,并不涉及對寶玉個人能力和人生狀态的終極評價。兩相比較,就能辨出誰心中不愛寶玉了。

第七十回,聽說賈政要回家了,寶玉忙忙地補功課,每天加工楷書,“探春寶钗二人每日也臨一篇楷書字與寶玉”。想想寶钗這麼看重仕途的、現實的女子,怎麼會喜歡上散漫到連功課都不做,還要讓她幫忙寫作業的男人。

第四十八回,香菱苦苦學作詩,寶玉大加贊賞,寶钗又不失時機地說教:“你能夠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這也不可非要說成是她對未來夫婿的要求,隻能說明寶玉不是她的理想對象。

夏薇:薛寶钗三題

韓敏繪寶钗撲蝶

從這一回勸說以後,一直到寶钗被迫嫁給寶玉,小說就再也沒寫寶钗規勸寶玉了。中間發生了很多次大觀園雅集和姊妹們的聚會,寶钗也就是和寶玉他們一起玩而已。也許在寶钗心中,寶玉已然不可教矣。

寶钗對寶玉的态度的脈絡是非常清晰的。從一開始對寶玉的好奇,到對他像朋友那樣規勸,最後到置之不理,始終不曾有男女之愛在其中。寶钗認為寶玉是一個沒有才華,沒有前途的男人,不可托付終身。

是以,以往在研究寶钗時的各種諸如“寶钗急于想當寶情婦奶”、“處心積慮要接近寶玉和破壞寶黛愛情”、“淑女不敢表白”等說法,現在看來都是不合邏輯和情理的,都是沒有用變化和動态的眼光來看待小說人物所造成的誤讀。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一粟.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紅樓夢卷.[M].中華書局,1963.

[2] 柯慶明.論《紅樓夢》的喜劇意識.台灣紅學論文選[M].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

[3] (清)汪灏.廣群芳譜·天時卷二[M].商務印書館,1935.

[4] 叢書編委會編纂.中國節俗文化[M].外文出版社,2010.

[5] 朱淡文.紅樓夢論源[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6] 參見夏薇.《紅樓夢》中的睡鞋與明清兩代小說的史料價值小議[J].紅樓夢學刊,2014年(1).240-26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