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關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墳墓,明孝陵,相信很多人知道。古代的皇陵絕大部分都被盜墓賊光顧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墓葬文化就是讓豐厚的陪葬品伴随死者一起入土,是以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想要發橫财就會挖掘死者的墳墓偷取陪葬品。皇帝的陵墓相比于普通人更加的豪華,是以更加會被人惦記。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可是朱元璋的陵墓除外,經過六百年的時間洗禮,從來沒有被盜墓賊迫害。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朱元璋的陵墓世世代代都有專門的人保護。

明孝陵簡介

明孝陵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妻子馬皇後一起合葬的陵墓,是我國現在儲存下來的皇陵之一。它建造于明朝洪武十四年,規模非常宏大,并且保留下來的規則非常完整。

在陵墓建成的第二年,與朱元璋一生恩愛的馬皇後去世,在當年的九月入葬明孝陵。明孝陵的名字一開始并不叫這個,就是因為馬皇後的谥号才得以命名。後來明太祖駕崩,按照他的意願,人們将他和馬皇後一起埋葬在明孝陵地宮。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作為皇帝的陵墓,明孝陵的規模非常大,并且建築風格可以用宏偉來形容,它的建築風格參照了唐朝和宋朝兩朝皇帝的陵墓風格。為了完成這一宏偉的工程,朱元璋調動了将近十萬的人力資源,并且耗時二十五年之久,花費的錢财不計其數。

明孝陵的保護

明孝陵的保護一共經曆了三個時期,分别是明朝時期,清朝時期和現代。

在明朝時期,作為當時的皇陵,它的保護自然是受到了所有人的重視。古代人相信風水學,并且堅信祖輩的陵墓會影響後人的仕途發展,皇帝的陵墓被人稱為龍脈。龍脈決定着皇室成員運勢的好壞,是以皇室成員會派人專門保護皇陵。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就算是朱棣這位表現十分平庸的皇帝,在皇陵的保護上面也非常的重視,不管是誰要是對皇陵出現一絲非分之想,就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

在崇祯時期,當時明朝還不夠強大,在南方依舊有反動的勢力出現,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隻要明朝的勢力存在一天,明孝陵的安全就會收到保障。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再後來清朝勢力侵入,作為少數民族統治的當權者為了可以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避免出現滿人與漢人的關系出現嚴重的問題。這一問題也是清朝統治者一直想要解決的難題,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有過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明孝陵的保護和拜見,清朝統治者多次拜訪明孝陵,并決定派專門的人保護明孝陵。

順治元年時期,中原的局勢還沒有正式穩定下來,于是滿清攝政王特别去明孝陵祭拜穩定局勢,在順治二年的時候,多铎帶着衆将士前去平定江南,進駐南京城的時候,親自去明孝陵,還叮囑在靈谷寺的僧人一定要好好地照顧明孝陵,後來還有多安排了一些人手去守護明孝陵。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前後五次都拜訪了明孝陵,并且奉上最高的禮節三跪九拜,光是這點就足夠表明清朝統治者對明孝陵的重視。當然之是以這麼做還是因為清朝統治者對于清漢關系的重視,正是因為當時這樣的政治趨勢,明孝陵就被十分完整地保留下來了,在清朝鹹豐年間,因為局勢動亂,明孝陵受到了很多戰火的侵蝕,變得破舊不堪,曾國潘花費了巨資修好了明孝陵。

到了宣統年間,當時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甯府知府會銜于文武,于是在明孝陵的面前立下了一個非常醒目的告示,讓每一個來明孝陵參觀的遊客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亂塗亂畫。在這樣嚴格的保護之下,明孝陵被完整地儲存了下來,一直到現在。

朱元璋離世六百多年,為何皇陵至今沒人敢挖?其實原因很簡單

即使是短暫的民國時期,明孝陵依舊被政府保護。

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盜墓賊們不惦記是不可能的,其中含有很多的奇珍異寶,讓很多貪财的人垂涎欲滴。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盜,不光是前文所說的保護,還有陵墓本身的建築結構和防盜措施,朱元璋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草根皇帝,對于自己後事自然是安排妥當。

不管怎麼說,作為我國留下的文明遺産沒有被盜實在是非常慶幸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