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華上下5000年曆史,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有一名女性大膽地登上了帝王寶座。在推翻唐朝統治,改立國号為武周,登帝執政近五十年後,為何又“還政于唐”是值得探讨的。她就是武則天,她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14歲因貌美被太宗皇帝納入宮中,封為才人,太宗皇帝還為她賜名為媚,武媚娘這個名字似乎在後世更為人們熟知。武則天辛苦大半輩子,選擇“還政于唐”,為何不傳位給女兒?

彼時的武媚娘正值韶華,而太宗皇帝已年老了,武媚娘可以說是獨守空閨。這對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是來說是孤獨的,這個時候她遇到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治。兩人桃花樹下的邂逅,從此情根深種。到太祖駕崩時,24歲的武則天被迫削發為尼,後因後宮之争,年輕卻失寵的王皇後抓住已是高宗的李治的心思,将武則天納入後宮,以此來打擊當時風頭正盛的蕭淑妃,隻是沒想到,這隻是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短短幾年,武則天便靠着高宗的寵愛以及小公主去世事件榮登上大唐皇後之位,至于小公主的夭折到底是陰謀還是意外,已經不得而知了。
武則天是個極有手段和頭腦的女人,當皇後以後,短短三四年,可以說是捏造罪名,将一大波反對自己的臣子罷免官職,或貶或殺,掃除了障礙。到這時候,武則天的地位已經穩固了,而高宗卻犯上頭風症,久而久之已不能處理朝堂政務,高宗是很信任武則天的,于是竟不顧女子不可臨朝的禮法,讓武則天處理政事,時間一長,武則天的野心暴露無遺,盡覽天下大權,這時高宗的身體已經每況日下,漸漸淪為“傀儡”。
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的兒子,太子弘監國。武則天對于李弘是不太滿意的,李弘某種程度上是不合适做君主的,後來李弘的死時人都認為是武則天的毒計,這也無從考證了。後來武則天登帝,在貞觀開元盛世的基礎上,創立一個盛世。執政多年後,武則天也自感大限将至,在立儲上也是一番思量,年老以後武則天要更體恤生靈,她明白如果傳位不合适,她的後代侄子,親密臣子會自相殘殺,免不了生靈塗炭。武則天也曾想過要傳位女兒太平,可她清楚這又意味着,要改朝換代,畢竟公主嫁了出去跟别人姓了,這樣的束縛她還是沒法擺脫。
而她的侄子又不成氣候,又有權臣争執,受制于封建禮法,這又得作罷。這樣一來,就隻能傳位親生兒子了。這樣她結束了一手開創的武周盛世,又還政于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