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于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開創永樂盛世,被稱為“永樂大帝”

1399年,為推翻朱允炆的統治、奪取明朝政權,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終于在1402年,燕王軍隊攻破首都,朱棣上位,号明成祖,人稱“永樂大帝”。伴随明成祖朱棣一生的詞語便是“篡位”二字,他也是曆史上篡位成功的皇帝之一。

死于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開創永樂盛世,被稱為“永樂大帝”

明朝時期,朱元璋為将天下權利歸于一身,便借鑒前朝經驗,在國家各地設立藩王諸侯。藩王的設立有利有弊,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國家地區間的反動勢力,同時藩王如果勢力過大,便會直接影響皇帝的權力。明朝史冊曾記載,朱元璋的所有兒子中,朱棣與其最為相似、聰明狡詐,最有皇帝之才。然而朱元璋因為對馬皇後及其寵愛,即使馬皇後的第一個兒子朱标早已去世,朱元璋仍将皇位傳給了年僅十九歲的孫子朱允炆。朱允炆上位以後,對待一衆藩王接連處死,本就有意篡位的朱棣,此時在内地裡已悄悄做了準備。

死于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開創永樂盛世,被稱為“永樂大帝”

朱棣的篡位之路可謂是十分艱難,在朱允炆的大肆屠殺藩王之下,朱棣為保性命隻好裝瘋賣傻,民間都傳燕王朱棣是個愚笨癡傻之人。然而,朱棣自小在朱元璋的影響之下,善于僞裝。私地裡偷偷訓練軍隊、打造兵器,朱棣的軍事能力、戰略計謀十分出衆,自小便跟随在父親身邊四處征戰,長大後的朱棣長期駐守在北方邊疆,朱棣在多次戰争中吸取經驗,鑄就了超凡的實戰能力與出色的戰略意識。這與皇宮内長大的朱允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朱允炆雖飽讀詩書、聰慧靈敏,可是在經驗、戰略上他與朱棣可謂是天差地别。朱允炆優柔寡斷的性格也緻使了皇權的進一步喪失,在他得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之際,他顧及血緣關系與不想擔任殺害皇叔的罪名,并未對朱棣趕盡殺絕,然而他也未曾想到自己的皇叔會謀權篡位,并将自己于死地。

死于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開創永樂盛世,被稱為“永樂大帝”

燕王朱棣對明朝江山早已野心勃勃,勢必要将皇位搶奪過來。朱棣心狠手辣,自小便喜愛武力争奪,在長期的四處抗戰中,朱棣深谙人脈的重要性,是以他收獲了許多人才,這也是他手中握有大量兵馬的原因之一,這也為他日後發動靖難之役奠定了基礎。朱允炆因藩王剝削政策,身邊早已沒有有才的謀士,隻是一群會讀書的文官罷了,朱棣的成功也是在情理之中。

死于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開創永樂盛世,被稱為“永樂大帝”

1424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當時的他已經64歲了,身體早已經撐不住了,加上長途的路程和戰争,讓他一睡不起。朱棣在位期間曾為國家做過許多貢獻,著名的鄭和下西洋也是在朱棣的極力支援下慢慢發展的,明朝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家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開創永樂盛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