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恪沒有當皇帝,卻是曆史上最尊貴的皇子,後代遍布大江南北

文/王國棟

什麼?還有中國曆史上身份最尊貴的皇子?哪位皇子的身份不尊貴,又如何認定他是中國曆史上身份最尊貴的皇子?别急,讓小編給你慢慢道來。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生母隋炀帝女兒楊妃,集隋唐兩大皇族血統于一身,為中國曆史上身份最尊貴的皇子。

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和隋炀帝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同為隋朝大臣獨孤信的女兒。是以從血緣關系來看,隋炀帝和唐高祖是表兄弟。隋朝沒落後,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娶了隋炀帝楊廣的女兒楊妃為妻,位列四夫人之列。楊妃和李世民伉俪情深,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即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李恪生性聰慧,文韬武略,是唐太宗李世民親口承認的與他本人最為相似的兒子。故從小就得到父親的寵愛,不到一歲便被封為長沙郡王,後相繼獲封漢中郡王、漢王、蜀王、吳王。反觀其親弟弟李愔,十足一個纨绔子弟,雖出身尊貴,卻玩物喪志,幾次三番被李世民處罰,王爵都被削了,最後病死于流放地巴州。

李恪沒有當皇帝,卻是曆史上最尊貴的皇子,後代遍布大江南北

李恪文武雙全,又深得李世民的寵愛,為什麼沒有能夠當上太子呢?原來李世民當上皇帝後,一開始立的太子是李承乾。李承乾不但是長子,還是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後所生,于情于理于法,沒有不立為太子的道理。643年,太子李承乾因為謀反而被廢黜了太子之位。李世民次子李泰向父親耍心眼,說立他為太子,等他百年以後,一定殺了自己的兒子立弟弟李治為太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均為長孫皇後所生,論身份立誰為太子都應該。李世民深知李泰面善心狠,不敢立他為太子,改立性格懦弱的李治為太子。李世民對大臣們說:"以泰立,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李世民立了李治為太子後,沒有過多久就後悔了,想立和自己最相似的吳王李恪為太子。他對掌權的大舅子長孫無忌說:"當初你勸我立晉王為太子,晉王懦弱,恐怕守不住江山社稷(李世民也算識人,早看出唐高宗李治不是當皇帝的料),吳王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恪為太子,你以為如何?"長孫無忌是晉王李治的親舅舅,聽見太宗要廢李治改立李恪,鼻子都氣歪了,直接表示反對。李世民後來又考察了李治一段時間,覺得李治性格雖然懦弱,但是也還明辨是非,這樣才打消了改立李恪的念頭。但是李世民想立李恪的話已經放出來了,為了打消大臣們的顧慮,不得不忍痛将李恪外放梁州。

李恪沒有當皇帝,卻是曆史上最尊貴的皇子,後代遍布大江南北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由太子李治繼承皇帝之位,是為高宗皇帝。唐高宗李治當上了皇帝後,對李恪這個三哥還算客氣,加授安州刺史兼太子太師,在諸王中也算比較榮耀了。唐高宗能夠容忍李恪,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容得下李恪。手握大權的國舅爺長孫無忌就一直忌恨李恪,無時無刻不伺機打擊報複。

653年,唐朝爆發轟動一時的高陽公主被非禮案。嫌犯房遺直(宰相房玄齡的兒子)被抓以後,房遺直之弟房遺愛為了救兄,在長孫無忌的教唆下誣告吳王李恪謀反。唐高宗不相信李恪謀反,親自審問房遺愛,獲得了供詞。高宗不想殺李恪,想赦免他的罪行。長孫無忌慫恿大臣進言,以西漢景帝時諸侯王造反之事勸谏,應以國法處置吳王。就這樣,吳王李恪在長安被秘密處死,終年34歲,四個兒子均被流放邊塞,女兒被罰去守獻陵。

李恪沒有當皇帝,卻是曆史上最尊貴的皇子,後代遍布大江南北

659年,長孫無忌與唐高宗鬧翻,貶官流放嶺南後自缢而死。長孫無忌一死,就有大臣上書為冤死的吳王李恪平反。唐高宗在李恪之死的問題上是有私心的,是以為李恪平反就耍了個滑頭,隻為死去的李恪恢複王爵,卻不赦免李恪被流放邊疆受苦的子女。直到684年唐中宗李顯繼位以後,才赦免了李恪的幼子李仁,讓其繼承了李恪的爵位。

939年,南唐建立者李昪與大臣商議後,認李恪為祖先,與唐高祖李淵一同祭祀。李唐宗室後人反對,認為李恪是因為謀反被處死的,不能列入祖廟。有大臣說,李恪的孫子李祎對社稷有功,李祎的兒子李岘官至宰相,李昪的父親李榮是李岘的五世孫,正合認吳王李恪為祖。至此,南唐統治者正式将李恪認為祖宗,供奉太廟接受子孫四時祭拜。南唐被北宋滅亡後,南唐宗室受到北宋禮遇,得以存活生息繁衍。至今将吳王李恪視為始祖的李氏宗親,遍布大江南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