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趣談:鬥(425)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鬥(425)
漢字趣談:鬥(425)

漢字趣談: 鬥

"鬥"(dou3),這是一個指事字。甲骨文的"鬥"字就像一把長柄的大勺子,上部是勺子的頭,下部是勺子的柄(第三款的勺子柄向右傾斜),在勺子的柄上有一橫,意指手握持。

金文承續甲骨文的字形。小篆字形訛變,變得勺子的形狀看不到了。馬王堆帛書的"鬥"字與甲骨文第三款相似,"居延漢簡"與"石門頌"裡的"鬥"字是在金文字形基礎上有所改變,楷書由此訛變寫成"鬥"。

古代"争鬥"、"打鬥"之"鬥"是寫作"鬥"、"鬬"、"鬦",漢字簡化時一并歸入"鬥"。在表達此義時讀作dou4。

"鬥"是源自古代舀酒或水的大勺子,並非後世所說的計量谷物的量具鬥。《史記.項羽本紀》:"玉鬥一雙,欲與亞父。" 意為:玉質酒器一對,準備給亞父(範增)。

"鬥"從舀酒或水的器具,延伸指量具。《漢書.律曆志上》:"十升為鬥,十鬥為斛(hu2)。"

甲骨文的鬥字實為一把大勺子,與天上的北鬥七星形狀很像似,因而把此星群稱之為北鬥七星。《詩經.小雅.大東》:"維有北鬥,不可以挹酒漿。"北鬥七星,在每日的黎明和黃昏時分出現在北方的天空,地處我國中部、北部的人在晴朗的日子都能用肉眼看見。先民一直用北鬥旋轉的方位定季節,夜晚行走用北鬥辨方向。《鹖(he2)冠子.環流》:"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