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永超
愛情遭遇政治,敗北的大多是愛情。章亞若與蔣經國就是一個例子。
章亞若,原名章懋李。1913年出生在南昌城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其父親曾擔任過遂川縣縣長。辭去公職後,又做起了律師。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培養了她的才氣。在中學期間,不僅文化課優秀,而且能歌善舞。此外,她還善于烹饪、女紅,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對未來的生活,她充滿了金色的幻想。
然而,命運無情地粉碎了她的幻想。當時普遍的觀念是,女人遲早是要嫁人的,書讀的再多也沒有用處。章懋李本人并不想早早嫁掉,但在傳統的壓力下,一向開明的父親也不得不為隻有十五歲的女兒找一門親事。

新郎定下來了,是大她三歲的表哥唐英剛。從一開始,這段婚姻就是個錯誤。唐英剛未受過新式教育,又保守、木讷,很難博得妻子歡心;章亞若被迫中斷求學夢想,心中更是不甘。他們的生活,就像卡列甯之于安娜,乏味,無趣,如一潭死水。直到婚後第八年,丈夫意外離開人世,她才從這段不幸婚姻中解放出來。此時,她隻有23歲。
1937年,章懋李改名亞若。1939年初,為躲避戰火,他們一家前往贛州。正當來到異鄉的章亞若為養活一家老小四處求職時,她不會意識到一個改變了她命運的男人正在向自己走來。
當時,從蘇聯歸來的蔣經國被父親派任贛南行政專員,以積累政治資本。新官上任的蔣經國準備在這裡大刀闊斧,整頓吏治民風。不少有志青年紛紛湧向專員公署,欲為之效力。
章亞若也寫了求職信。蔣經國一讀再讀,大為感動,訓示下屬安排她到專員公署上班。天長日久,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他們雙雙墜入情網。幾乎每隔一兩天,蔣經國都會在一幢舊式宅院裡和情人幽會。在這個兩人共樂的小天地裡,他們忘記了戰争,忘記了身份,也忘記了人言。
但人言沒有忘記他們。很快得,蔣、張二人的地下戀情成了當地公開的秘密。為了兩人能天長地久,已是有婦之夫的蔣經國向她承諾,有時間要帶她去見生母毛福梅,隻要母親點頭承認,她就是自己的正式妻子了。
正在章亞若憧憬着獲得蔣母承認時,一個噩耗傳來,日機轟炸溪口,毛福梅不幸遇難。蔣經國前往奔喪,含淚寫下"以血還血",立誓報仇。就此,章亞若獲得蔣母承認的打算落了空。
這時,蔣介石也聽說了兒子在贛南有了情人的事,為平息流言,一紙電報将其召回。父子倆一見面,蔣介石即勒令他與章亞若斷絕關系,蔣經國死活不肯。得知她腹中已有了蔣家的血脈,這才安排她去桂林待産。
不久,章亞若産下雙胞胎,蔣經國欣喜若狂,蔣介石得知消息後,親自命名為孝嚴、孝慈,并列入族譜。但她畢竟不算明媒正娶,沒有名分地位,這一點讓她對自己和孩子的未來憂心忡忡。
為此,她向蔣經國軟硬兼施,一方面開展柔情攻勢,每次他一回來,就為他準備愛吃的食物和點心,縫制貼身衣物,讓他盡享家室之樂;一方面學習英語,打算帶着兩個孩子遠渡重洋,再不回來。
蔣經國完全陷入了兩難境地。他割舍不下你侬我侬的情人,也放棄不了未來璀璨的政治前程。無奈的蔣經國隻有用拖延的方式逃避問題。但他萬萬沒想到,章亞若會猝死在醫院。
1942年8月14日下午,章亞若應約去蔣經國好友邱昌渭家參加晚宴,深夜回來時上吐下瀉,8月15日送至廣西省立醫院治療。當天便猝死醫院。
章亞若之死一直是個謎,疾病?暗殺?沒有定論。如果是暗殺,那是誰下此黑手呢?有人說是蔣經國身邊的秘書黃中美,為了"太子爺"的前程地位自作主張;還有人說是身在重慶的蔣介石,眼見兒子深陷婚外情中,可能威脅蔣家的政治生命,于是招來陳立夫,讓他做掉章亞若。得到尚方寶劍的陳立夫這才派人執行了暗殺計劃。
蔣經國聽聞夫妻死去的消息,頓時癱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他不敢說,更不敢問,隻是任眼淚滾滾而下。礙于當時的情況,他隻好請人代為料理情人後事。
從此,他塵封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徹底投身政治,一步步走上權力巅峰。不知臨終之際,他會不會想起難段旖旎情事,想起那位唯一的紅顔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