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見刺客刺殺皇帝,但是刺殺的風險那麼大,為什麼不換一種方式呢,比如說下毒。皇帝在賜妃子死罪的時候可能會賜毒酒,但刺客下毒卻真的不多,那麼為什麼不通過飯菜下毒的方式來殺掉皇帝呢?溥儀就曾表示,從小到大,我就沒吃口熱飯。

大家可能會說,雖然被下毒殺掉的皇帝不多,但也還是有的啊,比如說康熙和光緒。康熙當時病的很重,可是那天突然死亡還是讓人心生疑惑,是以有人懷疑是被人下毒了。據《大義覺迷錄》中記載,雍正說,八阿哥用他向康熙進參湯一事加惡名于他進行報複。
由此可見,雍正并沒有否認用參湯來毒死康熙的事情,是以康熙有可能是被毒死的,但他并不是在吃飯的時候被毒死的。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光緒,據《整治光緒帝秘記》中記載,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并打叫肚子痛,而且面黑,舌交黃,是以有人猜測光緒帝是被人毒死的。但有人卻說光緒帝是因為長期的精神壓抑導緻的,是以也不能判斷他真正的死因。
直到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殘留的一縷頭發的鑒定,證明死于砒霜。清室後裔啟功曾說,自己的曾祖父曾親眼看到一個太監從慈禧宮中拿出了一個蓋碗,裡面轉了優酪乳,之後遞給了光緒,光緒喝了之後便駕崩了,可是他喝的是優酪乳,并不是通過吃飯被毒死的。
敢對光緒下毒的,恐怕也隻有慈禧了,慈禧為什麼要想這樣的方式來毒雷射緒帝,而不是直接在飯菜裡面下毒呢?因為古代下毒并不是那麼簡單的,首先禦膳房的從業人員挑選就非常嚴格,并且每三人為一組互相監督,如果出了事,這三個人都要受罰。
除此之外,皇帝都是錦衣玉食,飯菜的種類和樣數也很多,雖然隻有一個人,卻擺滿了一桌。皇宮中除了皇帝還有嫔妃,一下子做這麼多菜肯定是來不及的,是以飯菜都是提前一天或者半天就做好了,放在爐子上加熱,是以飯菜的口味是沒有那麼好的。
在吃的時候還有很多道手續,因為皇帝也考慮到了下毒這件事,是以安排了太監試吃,等到太監把所有的飯菜都試了一遍之後,皇帝再吃,皇帝吃飯時用的都是銀筷子,如果有毒,一試便知,這無疑又加深了中毒的難度。溥儀就說過,從小到大,我就沒吃口熱飯。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記載,自己很少靠禦膳房的東西來充饑,因為禦膳房的飯菜送過來時基本涼了,他每次吃的都是太後送過來的飯菜,太後去世後,太妃接着送。由此可見,其他的皇帝也大多如此,雖是美味可口的佳肴,但涼了之後又有什麼好吃的呢。像太後妃子這些很容易得手的人都不在飯菜中下毒,對于刺客來說就難上加難了,成功率還沒刺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