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提起劉禅,人們最先想到的自然是"此間樂,不思蜀"的典故。還有每個人都必須要背的《出師表》也是諸葛亮出兵之前對他的肺腑之言。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他都是以一個胸無大志,唯唯諾諾的木頭皇帝,與他爹劉備形成強烈的反差。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于是,有些陰謀論者便站出來說,劉禅就是傀儡皇帝,國家完全由諸葛亮掌管。生殺予奪劉禅都無權過問。這些言論太過自以為是,甚至污了諸葛亮的清白——他是大權在握,但絕不是董卓之輩。今天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劉備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人物,早年帶着兩個萬人敵的猛将,卻四處漂泊,年過半百才入蜀成為一方霸主。作為他的老婆,自然也是凄慘無比。糜夫人重傷跳井,甘夫人也憂勞成疾早早病死,娶了孫夫人又是個貌合神離的主,早回了江東,最後一個吳夫人,倒是當上了皇後,可沒多久劉備也撒手人寰……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劉禅倒是個寬厚的人,眼看太後在宮裡孤苦無依,便在每年春節讓官員的妻子們到皇宮陪陪這個後媽熱鬧,結果鬧出了大事。

入宮陪太後的大臣家眷中,吳太後最喜歡的是胡氏,也就是都鄉侯劉琰的老婆。說到劉琰大夥可能還比較陌生,這人可不是一般的臣子,劉備還在徐州時他就已經拜入賬下,雖然武不能上馬提刀,文不能安邦定國,但是劉琰卻有三寸不爛之舌,能說會道。随着劉備在西蜀統治,自然在朝中有一席之地。等到劉禅繼位,對他也算十分尊敬,地位僅次于兩個托孤大臣。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劉琰老婆胡氏呢,生得美麗端莊,常在夫君身邊也練就了一張巧嘴,特别對吳太後的心思。在公元234年的春節,家眷們照例入宮,結果吳太後舍不得胡氏走,就強留了她一個月。

此時的劉琰可過得不開心。他除了有張嘴又沒有什麼能力,自然沒有什麼實權。不過李琰不在意,他的地位已經到頂了,他還可以仗着資曆對他人指手畫腳。但是世事難預料,他惹到了一個不該惹的人——魏延。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魏延必反"隻是演義裡的一句話。不過呢,魏延的脾氣可确實不咋地。他的傲嬌程度堪比關羽,暴躁程度不輸張飛。整個蜀國除了諸葛亮,誰都不好使。可是劉琰會在乎這個麼?他随劉備東奔西跑這麼多年,這麼深的資曆,自然沒把魏延這個半路投靠的武将放在眼裡。一次宴會上,多喝了兩杯的劉琰談到武将,瞥了魏延一眼:"你算個啥東西?要不是五虎上将不在了,有你領兵的份兒嗎?"

這魏延的小暴脾氣哪能受得了,當時就要拽出劍來砍他。衆人好歹給拉住了,魏延仍不依不饒。最後還是諸葛亮出來鎮場子,魏延是蜀國僅存的幾個超級戰鬥力,自然要偏向一些,何況這事本來就是劉琰的問題。于是諸葛亮大罵了劉琰一頓,還讓他交一份五千字的檢讨。然後讓他滾回家閉門思過。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諸葛亮的态度讓劉琰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地位,于是在家郁郁寡歡。過了正月,妻子才回家,這讓他找到了個"出氣筒"。于是他大罵妻子不守婦道,和劉禅有染才在宮裡待了這麼久。随後讓親兵抽了胡氏幾百鞭子,然後自己踩着她的臉讓她滾出門去。也是劉琰老糊塗了,後主雖然表面哼哼哈哈,但畢竟是皇帝。這話一出,還能有好?

果然,劉禅聽到這樣的事,罕見的勃然大怒。直接在判決書上寫着:"朕給你親兵不是讓你打老婆用的,臉也不是你能随便踩的地方,把他當街砍了,暴屍三日!"。

真以為劉禅昏庸無能?劉備死後,吳皇後鬧出醜聞,劉禅怒斬一棟梁

"禍從口出",此言不虛。劉琰本無大才,能做到這樣的位置已經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可惜就是境界不夠,飄得太高忘乎是以了。直到今日,口嗨都隻存在在網絡世界,現實中的人們都還客客氣氣的,他身在朝廷卻跑過去惹完大将惹皇帝。不是找死又是找啥?

從另一方面看,阿鬥同學也并不是有些人以為的傀儡皇帝。畢竟劉琰是先帝舊臣,又身居高位。劉禅說砍就砍,也證明了他的皇權在手。諸葛亮一心北伐建功,為的就是他劉家的事業。君不見幾千年來,武侯祠的香火一直鼎盛?除了神仙、半神古往今來還有哪個實實在在的肉體凡胎有這樣的待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