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由于受到蔣介石的影響,對于師生關系是極為看重的,尤其在國民黨内部也延伸出了一條條利益鍊條,這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師生,但是其中最令人唏噓的還當屬陳儀和湯恩伯。
說起湯恩伯,他可以算是由陳儀一手扶植起來的,在湯恩伯的仕途中處處都能夠看見陳儀的身影,但是陳儀最後确實在湯恩伯的出賣下慘死于蔣介石之手。

陳儀是浙江的紹興人,曾經就讀日本振武學校,與蔣介石可以算得上是同鄉和同學了。陳儀本人的一生跌宕起伏,先是參加了自己家鄉的獨立運動,後來去了日本深造,最後回國當上了孫中山總統府顧問,之後竟然成為了北洋軍閥麾下一位師長。在陳儀擔任師長期間,湯恩伯是他手底下的一位排長,在經曆戰敗之後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巡警,後來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到了日本明治大學,并且在這裡認識了王竟白,作為陳儀的義女與湯恩伯的相識還是比較偶然的。
後來由于湯恩伯的家境實在過于的貧寒,隻能夠求助于陳儀,秉着對湯恩伯的欣賞陳儀将他送往了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從日本回來之後湯恩伯為了能夠與陳儀建立更深的關系,選擇抛棄自己的結發妻子與王竟白結婚。
二七年北伐戰争爆發,陳儀當上了國民黨革命軍的軍長,同時還将湯伯恩介紹給了蔣介石。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對鄂豫皖蘇區的圍剿工作,湯伯恩首當其沖甚至還殘忍殺害了許多的平民百姓,但是這樣的情景不僅不讓蔣介石感到厭惡,反而選擇對他大加贊賞,在這樣的情境下湯恩伯很快就被授予了中将的軍銜。
随着抗日戰争爆發,國共兩黨合作,湯恩伯在抗日的前期還是比較的勇猛,甚至後來還得了一個“中原王”的稱号,但是慢慢地随着自己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湯恩伯的抗戰也沒有了以前的勇猛,甚至在豫湘桂戰役中,明明當時的日軍已經沒有了多少還手之力,但是仍然将湯恩伯手中的數十萬大軍打得潰不成軍,不得已蔣介石隻能夠将湯恩伯調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之後的湯恩伯轉頭便想起了自己的老師陳儀,于是便求着陳儀讓他當時了國民黨陸軍第三方面軍的司令官,湯恩伯在接受了陳儀如此多的幫助之後也回幫了陳儀一次,在陳儀因為二二八事件之後被調往大陸時,讓陳儀成為了浙江省的政府書記。但是這時候的陳儀已經不是以前的陳儀,他知道國民黨注定是無法持久的,于是他選擇與當時杭州的地下黨合作,釋放了百餘位共産黨員,後來在李濟深等人的權導之下決定起義,但奈何自己手中并無多少兵權于是便找到了湯恩伯,想讓他和自己一起起義,在得到湯恩伯準确的答複之後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但這時候的陳儀并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位學生正醞釀着一張大網,等着将他一口吃掉。彼時在得知陳儀的決定之後,湯恩伯直接向蔣介石告發,但是也同時請求蔣介石能夠留下陳儀一條命,畢竟他曾經是自己最敬重的老師,也是自己妻子的義父。
這一消息被我黨的潛伏者知道後連忙傳達給了陳儀,但是陳儀不相信自己最信任的人會向蔣介石高密,于是堅持要前往上海,結果一下火車陳儀便被逮捕了,即使被捕他也不相信自己是被湯恩伯出賣了,知道他的女兒前來探視他,并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陳儀才忍痛确定自己現在的遭遇都是湯伯恩的傑作。一九五零年,湯伯恩終究沒有從蔣介石手中保住陳儀,最終陳儀在台北被槍決。
可能是湯恩伯的做法太過于天怒人怨,這次事件之後他也沒能做到自己想做的高管,隻是成為了總統府的一個顧問。當然這件事的後果不僅于此,他的妻子直接在家中設了靈堂帶走他的兒女們前往美國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湯恩伯确診了癌症,前往日本就醫時死在了日本的手術台上,得知這一消息的講解時并沒有多大的波瀾,隻是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他戰死在上海,那麼他一定是一位英雄。看來當時上海失守在蔣介石的心中一直是一個過不去的坎,也正是從那個時候湯恩伯就已經不算是一位稱職的軍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