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句話在當時引導着無數仁人志士進行革命,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外國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進行長時間的殘害時,中國湧現出了一批反抗外國侵略者,保護中國人民的英雄人物。
其中對中國革命影響非常大的一位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他是當時民國時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國父”,也是當時中國革命的領軍人物。
這樣一位受無數中國人尊敬的英雄在58歲時便因病逝世,讓人不由得心生歎惋。孫中山先生在生前留下了四個子女,聽聞孫中山先生有四個子女,他們的結局各有不同。

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廣東,他的家庭極為普通,直到他的兄長孫眉去往貿易島墾荒,經營了一個牧場,之後孫眉還在本地開了一個商店,家裡的生活情況才有所好轉。
孫中山九歲時便在家裡附近的一個村塾讀書,接受了當時的傳統教育。由于孫中山的父親年輕時經常在澳門做生意,他從小跟父母在澳門和家鄉之間穿梭,當時的澳門受外國西方文化的沖擊,形成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經濟繁榮發展,心中生從小便耳濡目染,對澳門有着非常特别的情感。
在孫中山12歲時,他陪伴母親趕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生意越做越好,曾經資助孫中山在檀香山,廣州和香港等地區接受了系統的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由于小時候受到了良好的西式教育,是以孫中山的思想非常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他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開始逐漸形成。
1883年,孫中山已經17歲了,回國之後便前去香港進行讀書,他在香港學醫的五年中,還和陳少白等人組成了一個小集團。當時這個小集團是孫中山在澳門時進行重要活動的地方之一,當時的孫中山認為李鴻章不同于一般的官僚,他認為李鴻章非常具有進步的革命思想。
孫中山受鄭觀應的思想影響很大,孫中山當時寫了一篇文章,便由鄭觀應收入了自己的書中。孫中山于1892年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畢業之後,他來到了澳門鏡湖醫院,在新設的西醫局任義務醫師,他也是當時澳門的第一位華人西醫。
在19世紀末,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的孫中山已經二十多歲,在西式思想教育下,孫中山已經具有了系統性的認識中國社會的思維,他已經逐漸抛棄了人們人民底層的封建傳統思想。
文學家魯迅和孫中山的經曆有相同之處,他們二人在先前都是想要通過學醫去拯救國人的生命,後來發現做醫生隻能救很少一部分人的性命,不能拯救人們的思想觀念,更不能拯救整個中國。後來決定放棄做醫生,而投身于革命之中。
吾輩當自強
孫中山親眼目睹了中華民族被西方強烈瓜分,因為他認為李鴻章非常有革命的思想,這對挽救中國非常重要,便渴望能見到李鴻章,告訴他自己的一些救國主張。但是孫中山去往天津并沒有見到李鴻章,而是看到了清朝官員的腐敗無能,這讓他的思想又發生了一個轉變。
孫中山回到香港之後,又在檀香山創立了“興中會”,興中會的意思就是振興中華。自此,孫中山一心決定自己要拯救國人于水火之中,挽救中華民族。
他提出了“驅除鞑虜,恢複中華”的主張,向全國人民宣告要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此時的孫中山已經成為了民主主義者。
曾經因為事情洩露,興中會起義失敗,孫中山不得不逃亡海外。1896年時,孫中山去了歐美很多國家,仔細考察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和中國有什麼樣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很多流派政治學說。
之後孫中山還和歐美很多進步人士進行接觸,學習他們身上的進步思想。後來形成了具有他個人獨特的具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這也就是最初的三民主義思想。
次年,孫中山趕往日本,他派正式量在廣東惠州發動起義,後來因為軍饷和武器不足以失敗而告終。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這給了中國革命極大地鼓舞。
後來在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他在遺囑中總結了革命的經驗,并且希望子女們能夠繼承他的革命遺志。
人各有命
孫中山先生一生曾經有過三位妻子,她們分别是宋慶齡,盧慕貞,大月薰。
盧慕貞是孫中山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孫中山先生的父母為他選擇的一位妻子。盧慕珍從小非常勤快,生于書香門第,擅長女工孝敬長輩。盧慕珍18歲時就嫁給了孫中山,兩人婚後夫妻和睦,婚後孕育了三個孩子,孫科、孫娫和孫琬。
孫中山的大兒子出生于1891年10月20日,年僅26歲的孫科就擔任了總統府的秘書,後來又擔任了廣州的市長。孫科一直在民國時期政壇混活躍,但他并沒有加入國民黨。九二七年之後國民政府成立孫珂認為中國基本實作統一,後來便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了國家建設上。
孫科與汪精衛等人在廣州建設了國民政府。并和南京的蔣介石進行對抗,但由于物質方面不能支撐政府運作,是以任職一個月之後就辭職了。
之後孫科擔任了國民政府的副主席,後來全面維護了蔣介石的政策。等屆時失敗之後退守台灣孫科也離開了中國内陸,并且一直在國外生活,直到1965年才回到台灣,于1973年逝世。
孫中山的二女兒孫娫出生于1894年,後來随着母親遷到了香港居住,三年之後和父親孫中山團聚,辛亥革命之後又跟母親到南京去。1912年,孫娫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去往美國留學,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上學。後來因病去世,年僅19歲。
三女兒孫琬在美國出生,由于年少輕狂,愛上了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是以感情之路坎坷。後來遇到了第二個戀人,兩人的感情非常好,婚後生活非常愉快。
孫中山先生在革命中結識了宋慶齡,他們二人志同道合,孫中山後來向自己的第一任夫人提出離婚。由于後來宋慶齡不幸流産,以至于無法懷孕,是以兩人并沒有後代。
孫中山的第三任妻子大月薰,是他在日本認識,後來兩人相知相愛。宮川富美子是孫中山的第四個孩子,但由于孫中山離開日本後再也沒有去過日本,宮川富美子被送給别人撫養,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孫中山。
等到宮川富美子懂事之後,她的母親才告訴她的生父是孫中山。在當時由于大月薰害怕遭到孫氏家族的反對,是以并沒有公開自己是孫中山妻子的身份。
小結:
有一句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女性。”孫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投入進革命的事業,他的妻子都在背後默默支援。她們中有任勞任怨的,也有非常聰明能幹的。
孫中山年輕時投身于革命事業,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們的生活。作為一個英雄人物他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父親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們,缺席了他們的成長。
孫中山先生去世之後,雖然他的後代并沒有像他的成就那麼輝煌,但是他的子女們都過着平淡幸福的生活。轟轟烈烈是一生,平平淡淡也是一生,人各有命,富貴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