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大清296年,一共12名皇帝,鼎盛時期在于康、雍、乾三代。康熙勵精圖治,将大清國力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雍正在位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至于乾隆皇帝,雖然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個敗家子,但不可否認,在他統治的大半個時期,清朝國力都是非常強盛的,隻是在其晚年,清朝才出現了頹勢,而在他死後,這個國家立馬就走上了下坡路。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是以,人們都很好奇,康熙為大清奉獻一輩子,去世後國庫剩下2716萬兩,他的兒子雍正去世後,國庫則留下3453兩,那麼經過了敗家的乾隆整整60年的統治後,大清國庫還剩多少呢?

康熙,在曆史上面是可以和秦始皇、漢武帝以及唐太宗相提并論的皇帝,他的一生也是十分具有傳奇色彩。公元1662年,8歲的康熙就登上了皇位,但他卻表現出了和同齡孩子不一樣的成熟,這既是康熙自身能力的展現,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生在帝王家的無奈。盡管作為一名皇帝,天下獨尊,但當時的輔政大臣們并不是很相信眼前這個8歲的小男孩,那時真正的朝政大權還被鳌拜所掌控,經過6年的隐忍,康熙在14歲那年,發動了自己的反攻,他設計擒獲了鳌拜,使得朝中大臣對他刮目相看。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中央朝政的權力掌握了,接下來就是平定地方勢力了,康熙在位前期,清朝才入關幾十年,内部局勢十分不穩定,特别是地方的藩王們,他們在地方擁有極大的權力,康熙擔心這會威脅到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于是下令削藩。這道指令剛下,就激起了當時實力最強的藩王吳三桂的起兵反抗,康熙毫無懼色,親自率軍平定了吳三桂,其他藩王看見了吳三桂的下場,也就不敢再造次了。就這樣,内部環境穩定了下來。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康熙又開始整治外部環境,最為著名的就是統一台灣和對俄作戰了,他用清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告訴了外國人:大清之地,不容他國染指!内憂與外患都解決掉後,他又采用"休養生息"的方法,至此,國家幾十年裡沒有了大的動亂,達到了封建時代的盛世局面,國庫也日漸充裕。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當然,康熙晚年的統治時期,大清也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策王的叛亂,平定叛亂時花費了國庫大量的錢财,将近有六百萬兩。在他死後,還剩下2716萬兩。

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即位。他是康熙最出色的兒子,父親晚年統治時期朝廷出現的問題他都看在眼裡,剛一登基就開始大行反腐,查處了衆多貪官污吏。一方面是為了清理掉康熙朝裡那些老臣的勢力,換上自己的一批人,以鞏固統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整治朝中秩序。雍正在位一共13年,就反腐了13年。經濟方面更是繼承康熙時代的"休養生息",延續了康熙造就的盛世局面。是以到乾隆繼位的時候,這幾乎是大清最鼎盛的時期了。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公元1736年,乾隆登基,他的父親雍正給他在國庫留下了3453萬兩,如此多的錢财,好玩的的乾隆怎能不去揮霍呢?他好色,愛江南美女,不惜耗費巨資6下江南,每一次都是聲勢浩蕩,美其名曰:對江南女子的臨幸;他好玩,動用大量工匠去修建中西結合的圓明園,曆時100年,在他死前,都沒能親眼見證這個曠世奇作的完成;他專制,特别是在文字方面,乾隆自己熱愛文學,正因為如此,他深知文字的力量,大興"文字獄",殘害了一批忠良之士;他将自己的自負帶到了對國家的統治上面來,實行"閉關鎖國",除開大清,皆為蠻夷之國。

康熙給大清國庫留下2716萬兩,雍正留下3453萬,那敗家子乾隆呢?

可以說乾隆統治了大清60年,就耽誤了大清60年。他不過是一個揮霍無度的敗家子而已。幸運的是,前兩代的積累的财富,剛好被他用一生給揮霍完了,在他統治的時間裡,大清還屬于盛世階段,這就是曆史所謂的"康乾盛世"。

在乾隆統治的前期,因為吃康雍兩代經濟政策的老本,國家的經濟還是向着好的方向發展的,比如公元1766年,也就是乾隆30年,國庫錢财達到了驚人7000萬兩。不過在他離世的那一天,已經寥寥無幾了,留給嘉慶皇帝的,就是一個空庫。這也從另一方面暗示了,清朝即将衰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