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司馬遷《報任安書》有兩段話,第1段話是他對受到宮刑的了解,他認為那是對人生最大的侮辱;第2段話是他的夢想,他想以文字而流芳百世,洗刷自己受到宮刑的侮辱。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诎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譯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生存所依靠的東西不同啊!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不侮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臉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語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綁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腳鐐手铐、被杖擊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頭發、頸戴枷鎖而受辱,再次是毀壞肌膚、斷肢截體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極點。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2.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譯文:我現在真正地寫完了這部書,打算把它藏進名山,傳給可傳的人,再讓它流傳進都市之中,那麼,我便抵償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讓我千次萬次地被侮辱,又有什麼後悔的呢!

在這兩段話裡,不難看出司馬遷的那個年代裡“以文字而改變命運”的理想,但他說的“藏之名山,傳之其人”該由誰來完成呢?在正史裡,司馬遷的夫人是沒有名姓的,但沒有名姓不等于沒有。據傳,司馬遷在受到宮刑前,不但有過夫人,還有過妾,夫人和妾一起為他生過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後來都沒有了下文,但女兒是真實存在于史書的。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今天,我們把司馬遷受到宮刑前妻妾相伴的生活放一放,來說說他的女兒司馬英。《漢書·楊敞傳》中說:“敞子恽,恽母司馬遷女也。恽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好交英俊諸儒。”意思是楊敞的兒子楊恽的母親就是司馬遷的女兒司馬英。除了這個兒子,司馬英與楊敞還有一個兒子叫楊忠,也是他們的長子。楊忠,字孟蘭,楊敞長子。承襲父爵,為安平頃侯。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小兒子楊寶,以研讀歐陽《尚書》著稱于世,逮至東漢初年,并未出仕而終老于家。

楊恽,字子幼,号孟盡,楊敞次子。官居平通侯。自幼習《太史公書》,好史學,漢宣帝時任左曹。因憤世嫉俗,言語過激而屢遭貶抑。在收藏和保管司馬遷《史記》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與《漢書·楊敞傳》“恽始讀外自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好交英俊諸儒”是一緻的。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楊恽從小能讀到外公的作品,并受其影響,主要得益于他的母親司馬英,而司馬英就是最初将《史記》“傳之其人”的那個人。司馬英生卒年不詳。學者們認為,她大約是在司馬遷受宮刑的前15年出生的。那個時候,15歲的姑娘不但可以戀愛,還是要嫁人的。據傳,15歲的司馬英在父親因替李陵辯護而受審入獄之時,深感大禍臨頭,就勸母親和兩個哥哥逃離京城,以防不測。她本來可以與母親和哥哥一起逃走的,但這時候她卻想到了心上人——楊敞。她認為楊家是世代侯門将相之家,也是聲威赫赫的大家族,到楊家去避難應該是非常安全的。如此,她與家人商量,決定将《史記》帶到自己的身邊,以傳後世。

司馬英的智慧證明,她到楊家避難是安全的,《史記》是以被保全了。她的老公楊敞在漢武帝去世後,因為謹言慎行被霍光看中,當了霍光的軍司馬。又先後擔任了長史、搜粟都尉等職,其後位居九卿,做了管理國家财政大司農。再後來身居三公,被漢昭帝任命為禦史大夫、丞相。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這期間,史書裡關于司馬英的記載不多,隻是說漢昭帝駕崩,劉賀繼位,但劉賀隻知尋歡作樂,霍光要廢劉賀,來找當時的一些權臣商量時,楊敞被吓得渾身冒汗,不知該說什麼。幕後的司馬英看着丈夫的樣子着急,就趁來人走開時,上前告訴丈夫:“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大将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大難臨頭。”但她的話還沒說完,來人就回來了,躲避不及,她幹脆與丈夫、來人一起面對要議的大事。因為有老婆在場,楊敞這才告知來人,他願意聽從霍光的吩咐。司馬英就這樣幫助丈夫楊敞躲過一劫。試想,如果當時楊敞不知表态或者不知如何表态,勢必會成為霍光消滅的對象,霍光能廢劉賀,楊家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接下來的事人們都知道了:第二天,楊敞與群臣谒見皇太後,陳述劉賀種種不是,太後立即下诏廢去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漢宣帝)。而楊敞在一個多月後去世,善終了。楊敞去世後,兒子楊忠繼承了他的爵位,但這個人在史書中記述不詳,是以人們隻知道楊恽對于《史記》流傳後世的貢獻了。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據說,楊恽每讀《史記》,都會被其中内容吸引,以至于最終愛不釋手,每讀一遍都會熱淚盈眶,扼腕歎息。漢宣帝時朝政清明,楊恽被封為平通侯,覺得讓《史記》重見天日的時機成熟了。于是,楊恽上書漢宣帝,并把《史記》獻了出來,獲得了《史記》的“公開發行”,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公元前54年,楊恽被漢宣帝以大逆不道罪腰斬,但《史記》已經傳播開來。更令人欣慰的是,楊氏一門也沒有因為楊恽的離去而被消滅。楊忠的兒子楊譚以及那個始終未出仕的楊寶的子嗣,最終将楊氏發揚光大,成為了弘農楊氏。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弘農是一個郡,為公元前113年,漢武帝設定,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轄地當時包括今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市、南陽市西部,以及陝西省東南部的商洛市。弘農楊氏,以弘農郡為郡望的名門望族,曆朝曆代人才輩出,如魏晉時期分掌軍國大權的“西晉三楊”(楊駿與弟楊珧、楊濟三人);北魏政權中的公室大族楊播兄弟;李唐時“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政治集團中的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将,南宋大理寺丞楊大異等。其由東漢楊震肇始的 “廉垂四知”、“清白傳家”和楊家将“忠烈報國”的家門遺風,對後世曆代影響深遠。

司馬遷受宮刑,女兒身後卻是個大家族,和武則天、楊玉環是一家人

今天人們熟悉的隋文帝楊堅、隋炀帝楊廣,以及唐太宗的楊妃、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唐玄宗愛妃楊玉環等等,乃至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裡、楊大異等文人均出自弘農楊氏……這時候,悲憤的司馬遷也許能夠含笑酒泉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