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提起乾隆皇帝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曆史上掌權後壽命最長的一任皇帝。在曆史上也因其文治武功和他獨特的人格魅力,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那麼,曆史上的乾隆皇帝到底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聞百家之言以辨忠奸

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國庫時長是處于空虛的狀态。内務府來報,物價連連飛漲,乾隆皇帝也沒太當回事,隻不過吩咐下去将禦膳從簡些,不必那麼鋪張浪費,損耗國力,這一舉措雖然從表面上節約了皇宮内的吃穿用度所需的銀兩,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慢慢的,皇宮内的一枚雞蛋竟然漲到了十兩白銀。有一天大臣王文瑞來上早朝,乾隆皇帝随口一問他有沒有用過早膳。王文瑞恭敬地回答說用過了,由于他家境貧寒,早上隻吃了幾個雞蛋罷了。乾隆皇帝吃驚不已,問道:"雞蛋已經需要十兩銀子一枚,愛卿的早膳何故如此奢靡?"王文瑞聽得冷汗直流,他立馬想到了皇帝是被内務府的人所哄騙,當下他也沒敢說出實情,隻敷衍着說宮内的雞蛋都是上等的貢品,自然貴些,而他所食用的不過是一些品質不好的次品,并不昂貴。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王文瑞戰戰兢兢的解釋并沒有得到乾隆皇帝的信賴。乾隆皇帝心想,雞蛋的價格如此昂貴,那黎民百姓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乾隆帝是位明君,把這件事按下不表,卻一直埋藏在心間,他知道内務府的話或許并不可信,于是在一次出城時詢問了城邊的一位老婆婆,從她口中得知,一枚雞蛋不過幾文錢,十兩銀子的雞蛋讓老婆婆聽之咋舌,更是聞所未聞。乾隆帝心下明了,不動聲色地安撫了老人家一番,回到宮中便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系列改革。從這點上來看,乾隆帝并不是一位耳目閉塞的皇帝,而是少有的能聽百家之言,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的偉大明君。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愛忠臣,恤民意。

乾隆帝除了喜愛筆墨,其在位期間還有一個非常特别的愛好,那就是南巡,在南巡之中體察民情,除此之外還能欣賞與京城毫不雷同的人文風光,此外,據史料記載,在南巡中乾隆帝也達成了收集美女圖鑒這一成就。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可以說,南巡,對于乾隆帝而言有說不完的好處,可是對于南巡之地的官員們來說,真可謂是機遇與風險并存。機遇二字很好了解,身為當地官員,你熱情地把皇帝給招待好了,再美酒美人伺候着,說不定就能憑借着皇恩步步高升了呢!但是,伴君如伴虎,要是一個不注意把皇帝給惹毛了,那下場怎一個慘字了得?是以說,在接駕這件事情上,所有官員都是戰戰兢兢、恭恭敬敬的,唯有一個人在這其中顯得與衆不同,别說帶着美酒佳肴上趕着伺候了,乾隆皇帝來到他管轄的區域,這位官員連個人影都沒露面!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人就是顔希深,當地的知府大人。按照常理來說,如此藐視皇帝威嚴,怎麼可能會有好結果?可偏偏乾隆皇帝并沒有勃然大怒,他在心裡略微思考了一番,想到顔希深平日裡的為人,這并不是一個曲意媚上,同樣也不像會是一個挑戰皇權的臣子。他臉上沒有露半分怒意,叫随行的官員們一陣欽佩。

乾隆帝南巡下江南,知府大人不來接駕,得知原因後乾隆不怒反喜

果真,顔希深并不是故意不來接駕,而是幾個縣裡突發水災,身為知府大人,他理應前去赈災,安撫百姓。乾隆皇帝聽了之後久久沒有言語。他愛民如子,自然希望自己的臣子也能将黎民百姓放在重要的位置。不久後,顔希深匆匆趕來,誠惶誠恐地磕頭認罪,乾隆皇帝聽完了他的解釋之後沒有怪罪于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還狠狠嘉獎了顔希深一番,誇贊他做事有條理,知道輕重緩急之分,更是在其他官員面前不斷誇耀自己有這樣忠義的臣子,是大清的福分,果不其然,顔希深得到了重用,一路加官進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