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有這麼一支國民黨軍隊,在它的軍史上,記載了一前一後兩次起義的曆史。

還是這支國民黨起義部隊,一前一後兩任師長的姓名隻差一個字。

大家也許會想,同一支部隊怎麼可能起義兩次,兩任師長的姓名是不是搞重複了?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其實,軍史上的記載沒有搞錯,這支兩次起義的部隊就是國民黨軍110師,前任少将師長廖運周率110師在淮海戰役起義後,國民黨蔣介石沿用了110師這個番号,并委任了廖運周的堂兄廖運升為新110師少将師長。

他們倆還有一位堂兄叫廖運澤,是國民黨軍的中将高官。

三兄弟都是安徽鳳台廖家灣人,都從黃埔軍校畢業,都是将軍軍銜,這麼多的相同之處,實屬罕見。

廖運澤在三兄弟中年齡最大,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在1925年就加入了中共并參加了南昌起義。後來因故脫離了組織關系,先後擔任過國民黨暫編第14師師長、騎兵第2軍軍長、第96軍軍長、第19集團軍副司令、第8綏靖區副司令長官等要職。

廖運升的年齡要比廖運澤小,是黃埔軍校四期生,參加過北伐戰争,因參加過反蔣活動,一度離開軍隊賦閑。内戰爆發後,蔣介石要廖家老大回安徽招兵買馬,組建了暫編第一師,經廖運澤等人推薦,他的堂弟廖運升當了這個師的少将副司令。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廖運周是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可他在三兄弟中的名氣最大。1927年,廖運周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南昌起義,後奉命“長期隐蔽”。淮海戰役時期,時任國軍110師師長的廖運周在關鍵時刻率部起義。

在熱播劇《亮劍》中就有一段故事,其中,李雲龍的最佳搭檔趙剛深入敵營,果斷擊斃國軍戰地督戰官史一全,配合廖運周成功發起陣前起義。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雖然經過了藝術加工,但是基本保留了曆史原貌,再現了當時驚心動魄的場景。

蔣介石因廖運周“叛變”而遷怒于廖家老大,他一紙指令就把廖運澤發配到了廣州。但蔣介石舍不得110師的番号就此廢棄,他把新110師的番号給了暫編第1師,蔣介石出人意料的委任廖運周的堂兄弟廖運升為該師師長。

這項任命公布後,國民黨黨内、軍内的許多局裡、局外人目瞪口呆,一方面他們驚異于睚眦必報的蔣介石這次如此大度,他難道會不知道廖運周和廖運升的兄弟關系?他居然放心把新110師師長的“交椅”交給廖運升;還有部分人則表示看不懂、猜不透,不知道這是蔣介石玩的哪一出把戲。

廖運升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他畢業于黃埔四期,抗戰期間曾擔任挺進縱隊司令和第117師少将師長等職,因殺日寇有功,獲得過忠勤勳章和勝利勳章。

其實,蔣介石并非不知道廖運周和廖運升的兄弟關系,他之是以讓廖運升擔任新110師師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穩定軍心、籠絡人心,同時也顯示其“不計前嫌”之大度。

蔣介石在暗地裡還是對廖運升防範有加,他先後指令王仲廉和李延年加強對廖運升的監視,同時還在國軍新110師周圍部署了許多嫡系部隊。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蔣介石萬萬沒想到,現實情況比他猜想的還要“糟”,那邊廖運周剛剛率部在淮海戰場起義,這裡廖運澤和廖運升兩兄弟就已經派人與他取得了聯系……

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天塹後,廖運升接到指令,為儲存實力,國軍第110師将奉命撤到浙江義烏。廖運升覺得起義時機到了,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國民黨軍隊人心惶惶,蔣介石此時的兵力也已經捉襟見肘,再也沒有多餘的部隊盯着110師了。

1949年5月2日,廖運升率新第110師開抵浙江義烏後,當晚召開了有各團團長參加的秘密會議,廖運升直截了當提出就地舉行起義的決定,與會的團長們都表示不想再為蔣家王朝賣命,願意跟随他們的師長起義。

廖運升當機立斷,趁熱打鐵,連夜開拔,在一直暗地裡有聯絡的中共遊擊隊向導的帶領下,一路上砍電杆、扒鐵軌、切斷通訊,次日淩晨,第110師就開到了黃宅鎮,廖運升随即發出了起義通電。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因起義時間十分緊張,廖運升在廣州的堂兄廖運澤還沒有收到起義的消息,而國民黨已經發出了對廖運澤的“通緝令”,好在廖運澤在國民黨黨内、軍内有不錯的人脈關系,他提前一步得到了“通緝令”的内容,果斷出走香港,躲過了被國民黨特務抓捕的危險。

廖運澤在香港期間,在中共華南局地下黨組織上司下,與國民黨愛國将領侯鏡如一起,又成功策反了國民黨軍第318師起義,為全國解放作出了貢獻。

大家一定會關心廖家三兄弟以後的命運如何,這裡一一為您道來。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1952年,廖運澤應新中國的召喚回到國内,先後擔任了江蘇省政協副秘書長、副主席和全國政協委員,是民革江蘇省委主委和民革中央委員。1987年9月27日,廖運澤去世。

廖運升的國民黨軍新110師起義後,部隊被編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軍。新中國成立後,廖運升轉到地方工作,曆任南京市城建委副秘書長、南京市房産管理局局長、南京市民革主委、南京市政協副主席、民革江蘇省委常委和民革中央候補委員。1981年8月20日,廖運升在南京去世。

國軍同一支部隊 軍史上卻記載有兩次起義 “有沒有搞錯?”

廖運周的國民黨軍原110師起義後,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軍第42師,由廖運周擔任師長。廖運周解放後還擔任了進階炮兵學校校長和黨委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他還是民革中央委員、常務委員、中央監委副主席,并擔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1996年5月11日在北京病逝。

同一個國民黨軍番号,前後兩任師長分别率部起義,這在解放戰争中僅有一例,在世界戰争史上也屬罕見。

繼續閱讀